意昂体育

普京被特朗普激怒,下令一直打到西方求和,特朗普怎么办?

哎呀,这事儿说起来真让人觉得国际政治有时候跟街头吵架差不多,只不过赌注是整个国家的命运。咱们从头捋捋,特朗普上台后一直吹嘘自己能一天内结束俄乌冲突,结果到现在,2025年7月了,战火不但没灭,反而烧得更旺。重点是特朗普最近跟普京通话,试图施压,结果普京不买账,直接下令俄军继续推进,摆明要打到西方低头求和才行。特朗普呢,一开始放狠话要加关税,后来又收回去不少,搞得大家觉得他有点退缩。整个过程暴露了美俄之间那点猫腻,也让乌克兰那边更难受。

先说背景吧。特朗普第二次上台后,对俄乌问题态度挺复杂。他之前竞选时就说能快速搞定战争,靠的就是跟普京的私人关系。结果上任几个月,现实给了他一巴掌。俄军在乌克兰东部推进顺利,普京那边经济也没崩,靠着卖油卖气给中国印度这些国家,日子过得还行。特朗普想当和事佬,多次打电话给普京,试图说服他停火。但普京的立场铁板一块:乌克兰必须中立,不加入北约,还得承认俄罗斯控制的那些地区。特朗普起初觉得靠经济压力能行,就在7月上旬跟普京通话时放话,如果50天内没停火,就对俄罗斯征收100%关税,还包括二级制裁,意思是连买俄油的国家也罚。

这个威胁听起来挺唬人,对吧?因为美国市场大,关税一加,全球能源价格可能乱套。特朗普说这话的时候,还在白宫跟北约秘书长马克·鲁特开会,强调美国会继续支持乌克兰,但武器援助得欧洲出钱。他当时看起来挺硬气,说普京的行动让他“非常失望”,甚至用词挺重,说普京在“玩火”。但普京那边反应呢?俄罗斯外交部直接回怼,说任何最后通牒都不可接受,俄军会继续“特别军事行动”。普京没公开发飙,但从行动上看,他被特朗普的施压惹毛了,直接下令俄军在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方向加大攻势。7月15日左右,俄军宣布控制卢甘斯克全境,还在顿涅茨克集结11万部队,准备拿下波克罗夫斯克这个重镇。这是2023年以来最大规模部署,摆明要用军事事实逼西方让步。

普京的逻辑其实挺直白:与其被动防守,不如主动出击,打到西方主动求和。俄罗斯官员私下透露,普京觉得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空洞,因为美国早就禁了俄油进口,二级制裁也难执行,中国印度这些买家不会轻易停手。拉夫罗夫外长7月15日访华时就说,中俄能源合作不会受影响,这是对特朗普的直接反击。普京下令后,俄军行动加速,坦克和炮火在东部推进,乌克兰那边损失不小。乌克兰议会赶紧通过法案,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,允许用反人员地雷自卫,还把战时状态延长到11月5日。这说明基辅也知道,战争远没结束,西方求和的压力越来越大。

特朗普一开始的强硬没持续多久。7月16日,他在白宫南草坪接受记者采访时,否认自己鼓励乌克兰攻击莫斯科,说美国不会提供远程导弹,也不支持针对任何首都的行动。白宫发言人还出来灭火,说媒体报道断章取义。特朗普强调自己不站队,只关心人道主义。这跟他一周前威胁100%关税的调子差远了。为什么怂了?可能因为普京不吃这套,俄军继续打,特朗普的通牒像空头支票。特朗普跟普京通话六次了,每次都表达失望,但俄方没实质让步。分析人士指出,普京不会为改善跟特朗普的关系牺牲核心利益,像北约东扩和领土主权这些底线。

再说说乌克兰的处境。泽连斯基7月4日跟特朗普通话,讨论加强空防和联合生产武器。泽连斯基说这是“最好的一次对话”,但现实是美国暂停部分武器援助,包括爱国者导弹,因为库存不足。特朗普宣布通过北约机制援助乌克兰,但钱由欧洲出,美企制造。这绕过国会,但五角大楼官员担心美国本土防御会弱。乌克兰退出禁雷公约,就是为长期地面战准备,因为俄罗斯没签这公约,乌方觉得不公平。整个局面是,普京下令打到底,西方内部还分裂,特朗普的退让让欧洲盟友震惊。

这个事儿有啥内涵?国际关系不是谁嗓门大谁赢,普京的策略是拖延战,消耗乌克兰和西方的意志。特朗普想速战速决,当英雄,但忽略了普京的决心。俄罗斯经济适应了制裁,石油出口转向亚洲,军工生产上轨道。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可能伤到盟友多过俄罗斯,比如印度和中国买俄油的国家。结果呢,特朗普从强硬转向中立,等于给普京空间继续推进。西方求和的信号越来越明显,北约内部意见不一,有的想谈判,有的坚持援助。

从时间线上看,7月3日特朗普跟普京通话,失望透顶。7月4日跟泽连斯基聊,同意帮空防。但7月9日,俄军加大进攻,特朗普在媒体上说普京的话“没意义”。7月14日,他威胁50天内停火,否则关税。7月15日,普京通过行动回应,继续打。7月16日,特朗普否认支持攻击俄罗斯本土。这前后对比,特朗普的立场软化明显。普京被激怒后,下令俄军不谈判只进攻,目标不只东部四州,还可能包括哈尔科夫和尼古拉耶夫。俄罗斯议会和外交部都表态,不会接受最后通牒。

整个过程逻辑清楚:特朗普施压失败,普京反击,西方内部矛盾暴露。特朗普的退让不是完全怂,但等于承认经济手段有限。普京的决心让战争拖长,乌克兰付代价最大。接地气地说,这就像两个大佬过招,一个想靠钱砸,一个靠拳头硬扛。特朗普想省事儿,普京想拿实惠。结果,西方可能得求和,条件会更苛刻。国际社会看热闹,但底层民众遭罪。希望早点结束吧,但从现在看,普京的命令会让战线拉长。

再深挖点,特朗普的变脸有国内因素。美国内部对援乌争议大,五角大楼说库存不足,继续送会影响美军。特朗普一边喊停火,一边暗中加武器,但模式是曲线援助,欧洲买单。这暴露美国优先的政策,盟友负担重。普京抓住这点,访华拉拢中俄合作,反击特朗普的制裁威胁。俄罗斯外长强调,经历过各种最后通牒,没一个改变决策。这事儿提醒大家,外交不是空谈,得有实力支撑。特朗普的威胁没跟进,等于给了普京信心。

乌克兰的回应也现实。议会延长战时状态,允许用地雷,准备长期战。泽连斯基退出禁雷公约,说这是自卫,别无选择。俄罗斯不是缔约国,乌克兰遵守就吃亏。整个局面,普京下令打到求和,特朗普从硬到软,西方协调难。逻辑上,普京的军事优势在积累,特朗普的谈判筹码在弱化。内涵是,权力博弈中,坚持底线的一方往往占上风。

意昂体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