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
“贴条提示”约束占座,公共空间拒行丛林法则

来源:社交平台截图

云南网评论员 许芸翡

“若未能在30分钟内归来,您的座位将被调整给其他有需要的读者。”近日,网友发帖称,因在湖北武汉东西湖区图书馆内暂时离座而被“贴条”。对此,馆方工作人员介绍,这项服务已推行3年,并非强制清座,原则上如工作人员判断读者离座超过一小时,便会放置提示卡,且会结合时间段与具体情况灵活处理。

图书馆占座现象本质上是一场公共资源的争夺战。一本摊开的书、一个静置的水杯,就能将图书馆座位“私有化” 数小时。特别是暑期,图书馆内凉爽安静,学习氛围浓厚,很多人到图书馆阅读、学习,而为了获得座位早早排队入馆,先到先得、一占一整天似乎也成为图书馆的某种 “规则”,没占到座位的人也只能想着 “下次早点来”。图书馆作为城市公共资源,本应是公平、共享的空间,如今“先占先得” 的丛林法则却让图书馆的座位变成了被抢夺的资源,让真正需要座位的读者望座兴叹,更滋生了“不占白不占”的破窗效应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占座问题还会引发隐形冲突,破坏图书馆的和谐氛围。

公众苦占座现象久矣。武汉东西湖区图书馆此举被报道后引发网友们点赞,大家纷纷希望在全国推广。网友们呼声的背后,正是对公共资源科学管理的迫切期待。也表明,破解占座困局既需要规则的刚性约束,更需要管理的柔性智慧。

随着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,图书馆功能已从传统的借阅场所转变为综合学习空间,但许多馆所的空间规划和座位数量仍停留在过去的标准,难以满足暴涨的需求,导致在暑假、考试季等时段,图书馆门口清晨排队的长龙成为常态。

一座难求的现实加剧了占座冲动。对此,近年来多地也在积极探索解决图书馆占座问题的方法:深圳图书馆对放置个人物品的无人座位放置温馨红绿提示单,绿色提示单标注离座时间,红色提示单表示座位已释放,其他读者有权使用;杭州市萧山图书馆使用30分钟沙漏计时,超时未归者,其他读者可占用该座位。这些措施虽形式不同,但核心都是动态管理,通过明确时间边界、建立预警机制、畅通沟通渠道,让座位资源流动起来。

占座问题的深层原因是公共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失衡,要从根本上解决占座问题,需管理优化与资源扩容双管齐下。加强资源供给的多元化,通过扩建空间、增设分馆、延长开放时间等方式缓解供需矛盾;同时,实行弹性制度,在暑假、考试季等高峰期将会议室、展览区临时改造为自习空间,实现资源的动态扩充。此外,部分城市图书馆推出的预约座位系统提供了数字时代的解决方案,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资源分配的精确化和公平化。当然,管理手段再精妙,也无法替代资源供给的基础性作用。未来公共图书馆建设应更注重以人为本,在空间设计上增加灵活座位,在服务时间上实行错峰开放,在技术应用上开发实时座位查询系统,从源头减少占座动机。

当然,图书馆作为公共领域的重要载体,其秩序维护不仅依靠外在规范,更依赖于公民内心的公共精神。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意识到,图书馆及其他公共资源应是全民共享的,并非先到先得,也不能成为谁的专属领地。这种意识的培养呼唤教育将公共空间伦理纳入公民教育体系,让尊重公共规则成为内化于心的行为准则。

轻飘飘的“贴条提示”背后承载着沉甸甸的公共文明期待。武汉东西湖区图书馆的管理措施之所以获得公众认可,正是因为契合了人们对规则公平的朴素诉求。占座治理不能止于贴条,而应以此为起点,以空间扩容稀释矛盾、以灵活管理盘活资源、以公共教育重塑伦理。如此,图书馆才能真正成为全民共享的精神客厅。

意昂体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