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
杜聿明跟随总理与蒙哥马利会面结束后,转而对杨伯涛表示:我对陈毅的言论持部分赞同态度

一、《特赦1959》发布之后

电视剧《特赦1959》的结尾,杜聿明、王耀武、邱行湘等人一被特赦,就被咱们的周总理热情接见。面对咱们的总理,这些一生都在打仗的人,个个都露出像“小学生”似的样子。

可别误会,这不是装出来的,也不是演的,是真的!因为他们里边的许多人,都是当年黄埔的学生。

像杜聿明、宋希濂和曾扩情这些,都是黄埔一期的。王耀武稍微晚点,是三期的,邱行湘则是黄埔五期的小辈。而咱们的周总理,当年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,算是他们的指导老师。说到底,学生见老师,当然得恭恭敬敬的。

那会儿,我们的总理曾经问过他们:你们出去之后打算做啥,有啥打算吗?

其实,这帮人在功德林里早就琢磨过这个问题了。

杜聿明早就说过,得靠本事混饭吃,打算出去当个木匠——要知道,杜聿明可是出了名的巧手,选这个方向完全没什么奇怪的。

王耀武一直想着“老婆孩子热炕头”,当年被俘那会儿,从他家里就发现了两台美国制造的拖拉机。陈毅和粟裕挺奇怪的,问这是干啥用的?王耀武就说:本来打完仗后,打算回家去种地……

邱行湘可真是搞笑,常说:我还年轻,满满的劲儿,去做搬运工,感觉特别棒——

现在他们一被老师(总理)一问,什么都敢说,纷纷表态。听完之后,总理笑了笑,说:“你们的志向挺不错的,可别忘了,你们还是历史的见证者,有责任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,留给后人看啊……”

接着,咱们总理又说了一句颇有哲理的话:“历史啊,有正方,也有背面,它并不只是属于胜利者的,没有背面就没有正面!”

这其实就是对“文史专员”岗位的明确定位。笔者也看过不少文章,都说“文史专员”是咱总理为了照顾杜聿明等一些人特意设立的。

现如今瞧咱总理对“文史专员”的定位,明显是“特设”这块不假,但咱总理的用意深远,对历史的重视程度可不仅仅是“照顾”那么简单。这展现了咱周总理宽广的胸怀和格局。

就是这样,杜聿明这些人的“心愿未能实现”,最终都成了“文史专员”。其中杜聿明,后来还跟着咱们总理出席一些重要场合,比如接待外宾等等。特别是他跟着总理,还有陈毅一块接待过二战时期的名将蒙哥马利,这事儿挺有名的。

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陈毅元帅,曾反驳杜聿明关于“送礼”的观点,可是很少有人知道,事后杜聿明还跟杨伯涛说:“陈毅的话,我只认同一半……”

二、“你们的百万大军去哪了”

那是在杜聿明被特赦后的第二年,也就是1960年的某一天,他忽然接到了通知,要他陪同咱们的总理,去接待二战时的名将,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。

说起蒙哥马利,英国人都挺熟悉的。二战的时候,他可厉害,击败了德军名将隆美尔,那位被叫做“沙漠之狐”的隆美尔,一下子扭转了战局。从那以后,大家就管他叫“比狐狸还狡猾的人”,或者更直接点,叫他“猎狐手”。

杜聿明当时觉得挺奇怪,这样规格的欢迎宴会,为什么会请我这个“败兵之将”过去啊?不过没过多久,他就明白了,原来是蒙哥马利专门点名想见他。原因呢,是因为当年杜聿明带领远征军去缅甸作战,那场战役打出了名声,也让他变得很有影响力。

就这么说吧,杜聿明来了,俩人都是将军,还都经历过二战,谈起话来自然少不了那些战事的事儿。不过去头几句,因为有老师在场,再加上陈毅也在,杜聿明也就保持得比较谦逊,更多是应付礼节性地敬酒。

不过,蒙哥马利明显带着些疑问而来,喝了几杯之后,他就抛出了个挺尖锐的问题:“杜将军,你那百万大军都跑哪去了?”

这句话可让杜聿明挺为难,怎回答合适呢?这个问题实在太棘手,也太戳人心窝了。于是他便笑着指着陈毅,说:“都给陈毅将军收了,被他吃掉啦!”

就实话说,杜聿明这番答话挺有一手的,不仅保住了自己的人设,还添了点幽默感,挺得体的。

不过呢,对着“将军”可别提“胜负”这事儿,那个可是兵家大忌,凡带兵打仗的都格外在意这个。陈毅是元帅,自家对胜负的事儿当然也很关心,这很正常。果不其然,陈毅没有笑,他也很干脆地回了一句:“你哪有那么大度,那百万大军我可是一点点吃掉的。”

杜聿明一时找不着话说,幸亏咱们的周总理在场,赶紧帮忙打圆场,说:“英雄不看输赢,杜聿明先生从战犯变成普通公民,这份勇气也算壮士断腕了。”

随着咱们总理这句话一出口,这事算算是过去了。不过明显杜聿明心里还有不少话没说出口。对于淮海战役的失利,他已经反思了十几年——有时候,从失败那边得到的启示,反而更深刻一些。因此,宴会结束后,杜聿明仍旧对这个问题,忍不住想说几句……

三、“陈毅的话我只同意一半”

就这事儿,杜聿明又回去了,碰巧遇到了杨伯涛。杜聿明就把自己跟着总理,接待蒙哥马利的那段事儿原原本本说了一遍,最后他还说了句:“陈毅的话,我只认同一半。”

杨伯涛好奇地问:“为什么?”杜聿明直说:“国民党军大概有一半,是败在自己人手里的。”

其实暗示的意思是,我杜聿明那百万大军,差不多一半是被陈毅(粟裕)吃掉的,剩下的那一半,反倒被自己人给弄垮了。

对于杜聿明这个说法,杨伯涛不仅深有共鸣,而且也非常认可。不过,他也明白,杜聿明为什么没在宴会上出来反驳或者澄清,那背后有他的难言之隐。眼下,该怎么办呢?

杨伯涛毕竟是局外人,他也感叹一声,笑着说:“这段历史你得写出来才行啊,当年你的第五军驻在云南,正是靠你的帮忙,蒋介石才把龙云给打败了!”

杜聿明像梦方醒一样,毫不犹豫地动笔写起东西,经过五天五夜的努力,最终把《蒋介石解决龙云的经过》这篇文章写完了。

他在文章的结尾写到:蒋介石通过这次事情掌握了云南,表面上看似扩大了势力范围,提升了自身实力,却没想到为日后卢汉在云南通电起义埋下了隐患!

估计很少有人能想到吧?这段宝贵的历史,竟然是在这样的情况下,被杜聿明还原,详细记录了下来。

不过事儿还没完呢,杜聿明写完这份稿子没多久,邱行湘就看到,结果一下就把他的话匣子给打开了。

于是邱行湘也赶紧写出了《洛阳战役蒋军就歼纪实》,跟杜聿明那份差不多,都是为他们的校长,进行了一番深刻反省……

现在想想,再回顾一下咱们总理那句像哲理一样的话:历史有正面,也有背面,不光胜利者才有,没有背面也没有正面,是不是让人一下子感慨万千呢……

意昂体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