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我妈现在走路都一瘸一拐的,你知道吗?!"
"那关我什么事?"
"怎么不关你的事?你就是冷血!就是自私!"
星期天下午的楼道里,秦大妈的女儿指着老魏大声嘶吼,围观的邻居们窃窃私语。
为了一部电梯,这栋六层老楼里的二十四户人家分成了两个阵营,矛盾在一个月内急剧升级。
没有人知道,住在一楼的老魏心里藏着一个秘密,一个足以改变所有人命运的秘密...
01
秦大妈是在三月里摔倒的。
那天下午,春雨细密地下着,楼梯上湿滑得像涂了油。
秦大妈提着一袋米从六楼往下走,走到四楼和五楼之间的转弯处时,右腿突然一软,整个人就顺着台阶滚了下去。
米袋破了,白花花的大米撒了一地,和着雨水,看起来像是某种不详的预兆。
钱奶奶最先听到响声。
她住在四楼,那天正趴在门缝里观察对门余先生家的动静——余先生的老婆已经三天没出现了,钱奶奶怀疑他们夫妻闹矛盾。
响声很沉闷,像是重物落地,钱奶奶立刻打开门查看。
"哎呀,这可怎么办啊。"
钱奶奶看到秦大妈倒在地上,脸色苍白,右腿呈现出一个不自然的角度。
她没有立刻去扶,而是先观察了一下周围的情况,确定没有其他人看见,这才蹲下身。
"秦大妈,你怎么样?"
秦大妈疼得说不出话,只是紧紧抓住钱奶奶的手腕。
她的指甲很长,掐得钱奶奶有些疼,但钱奶奶没有挣脱,而是耐心地等着秦大妈缓过来。
这时,三楼的余先生听到声音也出来了。
余先生四十八岁,在附近的大学教书,总是穿着熨得很平整的衬衫,戴着度数很深的眼镜。
他看到眼前的情况,立刻判断出这是需要叫救护车的情况。
"我去打120。"余先生说着就要转身。
"等等。"钱奶奶叫住了他,"先看看情况再说,万一没那么严重呢?"
余先生有些疑惑地看着钱奶奶,但还是停下了脚步。
他重新审视了一下秦大妈的伤情,确实,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。
就在这时,五楼的马老板下楼了。
马老板三十五岁,开着一家装修公司,最近生意不错,手上戴着一块看起来很贵的手表。
他看到这个场面,立刻掏出手机。
"我来叫救护车。"马老板的声音很果断。
"真的不用,我觉得没事。"
秦大妈这时终于能说话了,她努力想要站起来,但腿部的疼痛让她又跌坐在地上。
救护车很快就来了。
秦大妈被抬走时,走廊里聚集了不少邻居。
物业经理小荆也赶到了现场,他是个二十八岁的年轻人,做事很认真,但总给人一种不够老练的感觉。
"这种事情以后可能还会发生的。"马老板对小荆说,"这楼梯太陡了,而且没有扶手,老人家上下楼很危险。"
小荆点点头,"我会向公司汇报的。"
"汇报有什么用?"钱奶奶在一旁说道,"应该想想实际的解决办法。"
"比如说?"余先生推了推眼镜。
"装电梯啊。"钱奶奶说这话时,眼睛里闪过一丝光芒,"现在很多老小区都在装电梯,我们也可以考虑考虑。"
这个提议让在场的人都沉默了几秒钟。
装电梯,这确实是个解决办法,但同时也意味着一大笔费用,而且程序复杂,需要全体业主同意。
"费用怎么办?"马老板问出了关键问题。
"按楼层分摊吧。"钱奶奶说,"一楼不用,二楼出少点,越高楼层出得越多。"
"那一楼的老魏会同意吗?"余先生问。
提到老魏,大家又是一阵沉默。
老魏六十八岁,退休前是个电工,脾气很硬,和邻居们的关系一直不太好。
他住在一楼,按理说装电梯对他没有任何好处,反而可能影响到他的生活。
"我觉得可以和他谈谈。"小荆说,"毕竟这是为了大家的安全考虑。"
马老板摇摇头,"你不了解老魏。那个人很固执的,他肯定不会同意出钱装电梯。"
"那怎么办?"钱奶奶问。
"先开个业主大会吧。"余先生提议,"看看大家的意见。"
第二天,小荆就在楼下贴出了通知,要求所有业主参加业主大会,讨论安装电梯的事宜。通知贴出来后,整栋楼都开始议论纷纷。
二楼的孟大爷觉得这事儿不靠谱。
他七十二岁了,身体还算硬朗,平时上下二楼也不觉得累。
最关键的是,装电梯要花钱,而且以后还要交电费、维护费,这些都是额外的开支。
六楼的程女士则非常支持。
她今年五十三岁,在银行工作,每天上下六楼确实很累,尤其是买菜买米的时候。
程女士已经算过了,按照网上查到的资料,装一部电梯大概需要四十万,如果按楼层分摊,六楼需要承担最大的份额,大概是十万左右。
这个数目对她来说不算太大负担。
最让人好奇的是老魏的态度。从通知贴出来到现在,已经过去了两天,但老魏一直没有表态。他每天还是按时下楼遛弯,路过那张通知时,会停下来看看,但表情很平静,看不出任何情绪。
业主大会定在星期六晚上七点,地点在楼下的小花园里。
这个时间点选得很巧妙,既不会影响大家吃饭,又能保证有足够的光线。
02
星期六下午,程女士专门去医院看了秦大妈。
秦大妈的腿伤得不轻,医生说至少要卧床休养一个月。
病房里,秦大妈显得很憔悴,但精神还不错。
"今天晚上有业主大会,讨论装电梯的事。"程女士告诉她。
秦大妈的眼睛亮了一下,"真的吗?大家都同意吗?"
"还不知道呢,今晚才讨论。"程女士顿了顿,"就是不知道老魏会不会同意。"
"老魏?"秦大妈皱起眉头,"他为什么不同意?装电梯又不影响他。"
"可是要出钱啊。"
秦大妈沉默了一会儿,"那我今晚能回去参加吗?"
"医生说你最好别动。"程女士劝她,"我们会把讨论结果告诉你的。"
晚上七点,小花园里聚集了十几个人。
这栋楼一共有二十四户,来了一大半,算是很不错的参与率了。
小荆准备了一些资料,包括电梯的报价、安装方案、费用分摊建议等。
老魏也来了。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衬衫,坐在最后一排,双手放在膝盖上,表情很严肃。
"首先,我代表物业公司对秦大妈的意外表示关心。"小荆开始了他的发言,"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,我们建议在这栋楼安装电梯。"
他详细介绍了安装方案和费用分摊办法。按照他的计算,一楼不出钱,二楼出三万,三楼出五万,四楼出七万,五楼出九万,六楼出十一万。总费用是三十五万,比之前估算的四十万少了一些。
"为什么一楼不用出钱?"孟大爷第一个提出质疑。
"因为一楼用不着电梯啊。"钱奶奶回答。
"那不对。"孟大爷说,"电梯装在楼里,是公共设施,所有业主都应该承担责任。"
这个问题引起了讨论。有人认为按受益程度分摊是合理的,有人认为应该均摊。
争论了一会儿,大家把目光转向了老魏,想看看他的态度。
老魏一直在安静地听着,这时才缓缓站起身。
"我不同意装电梯。"他的声音不大,但很清晰。
现场顿时安静下来。
"为什么?"程女士问。
"我住一楼,用不着电梯,为什么要我出钱?"老魏的语气很平静,但透着一种不容商量的坚决。
"可是刚才我们说了,一楼可以不出钱。"马老板说。
"不出钱也不行。"老魏摇摇头,"装电梯要占地方,会影响一楼的采光和通风。而且以后电梯坏了,维修费用谁来承担?电费谁来交?这些都要从公共维修基金里出,我也要承担一部分。"
老魏的逻辑很清楚,让人无法反驳。
确实,即使他不出安装费,后续的维护成本也是需要所有业主分摊的。
"那你的意思是,就因为这些小钱,让大家继续爬楼梯?"程女士有些生气。
"什么小钱?"老魏看着她,"一年电费加维护费,至少要几千块。我一个月退休金才两千多,这对我来说可不是小钱。"
这话说得程女士有些不好意思。她在银行工作,收入不错,确实很难理解老魏的经济压力。
"我们可以想办法解决费用问题。"马老板说,"比如高楼层多出一些,分担一楼的维护费用。"
"不用。"老魏摆摆手,"我的态度很明确,不同意装电梯。"
会议就这样陷入了僵局。
按照规定,安装电梯需要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,现在老魏一个人反对,虽然还达不到否决的程度,但他的态度很明确,这让大家都很头疼。
散会后,几个支持装电梯的业主聚在一起商量对策。
"老魏这个人就是这样,认死理。"钱奶奶说,"当年装有线电视的时候也是这样,最后还是被说服了。"
"那这次怎么办?"程女士问。
"慢慢劝吧。"马老板说,"总会有办法的。"
接下来的几天里,老魏明显感受到了来自邻居们的压力。
先是钱奶奶开始频繁地在楼下"偶遇"他。
老魏每天下午四点准时下楼遛弯,这个习惯保持了十几年。钱奶奶掌握了这个规律,总是在这个时间点在楼下"晒太阳"。
"老魏,天气真不错啊。"钱奶奶笑眯眯地和他打招呼。
老魏点点头,准备继续走。
"哎,你等等。"钱奶奶叫住他,"我刚去医院看了秦大妈,她情况不太好。"
老魏停下脚步,"怎么了?"
"医生说她这腿以后可能会留下后遗症,走路一瘸一拐的。"钱奶奶叹了口气,"她才六十二岁啊,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。"
老魏沉默了一会儿,"这个和装电梯有什么关系?"
"当然有关系了。"钱奶奶说,"如果有电梯,她就不用爬楼梯,也就不会摔倒了。"
"她摔倒是因为下雨天路滑,不是因为没有电梯。"老魏的语气很平静。
钱奶奶被噎了一下,没想到老魏的逻辑这么清楚。她换了个思路:"老魏,你也六十八了,再过几年腿脚不方便了怎么办?"
"我住一楼,腿脚不方便也用不着爬楼梯。"
钱奶奶彻底没辙了。
03
第二天,轮到余先生出马。余先生的策略是讲道理,用法律条文来说服老魏。
"根据《物权法》的相关规定,业主对建筑物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。"余先生推着眼镜,一本正经地说,"电梯作为公共设施,应该由全体业主共同决定是否安装。"
老魏听得很认真,等余先生说完了才开口:"那同样根据法律,我也有不同意的权利。"
"当然,但是你不能因为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。"余先生说。
"什么叫个人利益损害集体利益?"老魏反问,"我不同意装电梯,就是损害集体利益了?那你们要装电梯,就不是为了个人利益?"
余先生一时语塞。确实,从逻辑上讲,老魏的反驳是成立的。
"而且,"老魏继续说,"如果按照你的逻辑,那是不是意味着少数要服从多数?那如果有一天大部分业主决定把一楼改成商铺,我也必须同意?"
余先生彻底败下阵来。
马老板的方法最直接,他决定用钱来解决问题。
"老魏,我知道你的担心。"马老板找到老魏,"这样吧,装电梯的费用你一分钱不用出,后续的维护费用我来承担你的那一份。"
老魏看着他,"为什么?"
"为了大家的方便。"马老板说,"我也不差这点钱。"
"那你直接给其他业主出钱不就行了,为什么一定要装电梯?"老魏问。
马老板愣了一下,"因为...因为装电梯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啊。"
"什么实际问题?"老魏追问,"秦大妈摔倒,程女士爬楼累,这些都是客观事实。但是装电梯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吗?电梯也会坏,也会停电,也会困人。而且,装了电梯之后,楼梯就没人维护了,万一电梯坏了,大家还不是要爬楼梯?"
马老板发现,和老魏讨论任何问题都会陷入这种逻辑的死循环。老魏总是能从任何角度找到反驳的理由。
一周过去了,老魏的态度依然坚决。支持装电梯的业主们开始着急了。
程女士提议:"要不我们联名写一封信,让老魏感受一下舆论压力?"
"这样不好吧。"余先生有些犹豫,"毕竟大家都是邻居。"
"那怎么办?就这样僵着?"程女士说,"秦大妈还在医院里躺着呢。"
"我倒是有个主意。"钱奶奶神秘地说,"既然老魏不同意出钱,那我们就自己出钱装,装好了他总不能反对使用吧?"
"这个不行。"小荆立刻摇头,"安装电梯需要全体业主签字同意,缺一个都不行。"
就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,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。
那天是星期三,下午两点左右,老魏在家里看电视。突然听到楼上传来一阵嘈杂声,好像是有人在争吵。他打开门出去看,发现钱奶奶正在四楼楼梯间和一个陌生男人说话。
"不行,这个位置不合适。"钱奶奶压低声音说。
"已经测量过了,就是这里。"男人说着,还拿出一个卷尺在比划。
老魏悄悄走上去,想听听他们在说什么。
"那一楼那个老头怎么办?"钱奶奶问。
"管他呢,反正合同一签,钱一交,他也没办法。"男人说。
老魏心里一动,这是在讨论装电梯的事情?但是不对啊,按程序来说,应该是先征得全体业主同意,然后才能找施工队。现在还没有通过决议,怎么就开始测量了?
他更仔细地听了一会儿,渐渐明白了。原来,钱奶奶私下联系了电梯安装公司,准备先斩后奏。她的计划是,先让安装公司做好准备工作,然后在下次业主大会上营造一种"箭在弦上不得不发"的氛围,逼迫老魏就范。
"那个老头挺固执的,万一到时候还是不同意怎么办?"安装公司的人问。
"放心,到时候全楼的人都会向他施压的。"钱奶奶说,"而且我已经和物业谈好了,他们会帮忙的。"
老魏听到这里,心里涌起一阵愤怒。他没有继续偷听,而是悄悄回到了自己家里。
当天晚上,老魏给程女士打了个电话。
"程女士,你知道钱奶奶私下联系电梯安装公司的事情吗?"
程女士很吃惊:"什么?我不知道啊。"
"她今天下午带着安装公司的人来测量了。"老魏说,"看样子是想先斩后奏。"
程女士沉默了一会儿:"老魏,你确定吗?"
"我亲眼看到的,亲耳听到的。"
程女士挂断电话后,立刻给马老板打电话。马老板也很吃惊,他表示自己完全不知情。
第二天,程女士和马老板一起找到了钱奶奶。
"钱奶奶,听说你联系了安装公司?"程女士直接问。
钱奶奶的脸有些红:"我...我只是先了解一下情况。"
"了解情况需要到楼里来测量吗?"马老板问。
钱奶奶被问得有些慌乱:"我这不是为了大家好吗?老魏太固执了,我们总得想点办法。"
"但是这样做不对。"程女士说,"装电梯必须经过全体业主同意,你这样做是违规的。"
"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?"钱奶奶有些恼怒,"就这样一直僵着?"
04
这件事很快在楼里传开了。
大部分业主都对钱奶奶的做法表示不满,认为她太过急躁。但同时,大家也更加担心老魏的态度会更加强硬。
果然,当老魏得知这件事在楼里传开后,他的态度变得更加坚决。
"看见了吧,这就是他们的真面目。"老魏对来找他的余先生说,"表面上说是为了大家好,实际上想的是先斩后奏,强行装电梯。"
"老魏,钱奶奶的做法确实不对,但是装电梯本身还是有必要的。"余先生试图挽回局面。
"有必要?"老魏冷笑,"如果真的有必要,为什么要偷偷摸摸?为什么不能光明正大地讨论?"
余先生无言以对。
这件事让支持装电梯的业主们内部也产生了分歧。程女士和马老板都对钱奶奶的做法很不满,认为她破坏了大家的团结。钱奶奶则觉得委屈,认为自己是为了大家好,却被误解了。
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,秦大妈出院了。
她拄着拐杖,在女儿的搀扶下回到了家。
一个月的卧床治疗让她消瘦了不少,走路也确实有些一瘸一拐。
秦大妈回来的第二天,就有人把装电梯的争议告诉了她。她听了很生气,尤其是对老魏的固执态度很不理解。
"我去找他谈谈。"秦大妈对女儿说。
"妈,你腿还没好利索呢。"女儿劝她。
"正因为腿没好,我才要去找他。"秦大妈坚持要去。
下午四点,老魏准时下楼遛弯。刚走到楼门口,就看到秦大妈拄着拐杖站在那里等他。
"老魏。"秦大妈叫住他。
老魏停下脚步,看着她的拐杖,心里有些不是滋味。
"听说装电梯的事情,你不同意?"秦大妈直接问。
"是的。"老魏点头。
"为什么?"
"我住一楼,用不着电梯,为什么要我出钱?"老魏重复着他的理由。
"可是你看看我现在的样子。"秦大妈举起拐杖,"如果当时有电梯,我就不会摔成这样。"
"你摔倒是因为下雨天路滑,不是因为没有电梯。"老魏的回答和对钱奶奶说的一模一样。
秦大妈愣了一下,似乎没想到老魏会这样回答。
"那你的意思是,我摔倒是我自己的责任?"
"我没有这样说。"老魏摇头,"我只是说,装电梯和你摔倒没有直接关系。"
"好,就算没有直接关系。"秦大妈退了一步,"那你总要考虑一下其他人吧?程女士每天上下六楼,多累啊。还有楼里其他老人,以后年纪大了都会有这个问题。"
"这些我都理解。"老魏说,"但是我不能因为理解就违背自己的原则。"
"什么原则?"秦大妈的声音有些激动,"你的原则就是自私?"
老魏看着她,没有立刻回答。过了一会儿,他才缓缓说道:"如果坚持自己的权利叫自私,那我认了。"
秦大妈被气得说不出话来。她拄着拐杖,转身要走,走了几步又回头:"老魏,你会后悔的。"
这次谈话让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。秦大妈回去后,把和老魏的对话告诉了其他人。大家都对老魏的"顽固"表示愤慨。
"这个人太自私了。"程女士说。
"是啊,一点都不考虑别人。"钱奶奶附和。
但是马老板有些不同的看法:"我觉得老魏说得也有道理。换位思考一下,如果我住一楼,我也未必会同意出钱装电梯。"
"你怎么也这样说?"程女士不高兴了。
"我不是支持他,我只是觉得应该理解他的立场。"马老板解释,"装电梯确实对一楼没有好处,反而可能有坏处。"
"那怎么办?就这样算了?"钱奶奶问。
大家都沉默了。
又过了一个星期,小荆接到了上级的催促。物业公司希望尽快解决这个问题,因为装电梯这件事已经在小区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,影响了物业公司的声誉。
"老魏那边有没有松动的迹象?"小荆的上司问他。
"没有,他的态度很坚决。"小荆如实汇报。
"那你想想办法,实在不行就...算了,你先想想办法。"上司欲言又止。
小荆明白上司的意思,但他不想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解决问题。
就在这时,发生了另一件事情。
那天晚上十点多,老魏正准备睡觉,突然听到楼上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。他打开门出去看,发现五楼马老板家的门口聚集了几个人。
"怎么了?"老魏问。
"马老板的老婆突然肚子疼,可能是阑尾炎。"钱奶奶说,"救护车上不来,只能抬下去。"
老魏二话没说,立刻上楼帮忙。马老板的老婆疼得直不起腰,几个人轮流抬她下楼,累得满头大汗。
"如果有电梯就好了。"有人嘀咕了一句。
老魏听到了,但没有说什么。
马老板的老婆送到医院后,确诊是急性阑尾炎,幸好送得及时,手术很成功。
第二天,马老板来到老魏家,诚恳地感谢他昨晚的帮助。
"老魏,昨天真是谢谢你了。"马老板说。
"应该的,邻居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。"老魏摆摆手。
马老板坐了一会儿,突然说:"老魏,我有个想法。"
"什么想法?"
"关于装电梯的事。"马老板说,"我想了很久,觉得你说得有道理。确实,强迫你出钱装电梯是不合理的。"
老魏有些意外,"你改变主意了?"
"不是改变主意,是想到了一个新的方案。"马老板说,"我们可以不装电梯,但是可以改造楼梯。比如加装扶手,铺防滑垫,改善照明等等。这样既能提高安全性,费用也不高,你觉得怎么样?"
老魏考虑了一下,"这个方案不错。但是其他人会同意吗?"
"我去和他们谈谈。"马老板说。
但是当马老板把这个方案提出来时,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对。
"改造楼梯有什么用?"程女士说,"六楼还是六楼,该累还是累。"
"而且费用也不见得比装电梯低多少。"钱奶奶说,"还不如一步到位装电梯。"
马老板有些失望,但他没有放弃。他又提出了另一个方案:由高楼层的业主承担全部费用,包括一楼的维护费用,换取老魏的同意。
"这个不公平。"程女士反对,"凭什么我们要承担所有费用?"
"因为我们是受益者啊。"马老板说。
"那一楼也是受益者,电梯提高了房屋价值,他们也受益了。"钱奶奶说。
争论又开始了,而且越来越激烈。
05
矛盾在一个月后彻底爆发。
那天是星期天,下午两点左右,秦大妈的女儿突然出现在楼下。她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,在外地工作,很少回来。这次回来是因为听说装电梯的事情一直没有进展,她很生气。
"妈,这都多长时间了,电梯还没装?"她问秦大妈。
"都是因为一楼那个老魏不同意。"秦大妈说。
"那我去找他谈谈。"女儿的脾气显然比秦大妈更急躁。
"算了,我们都谈过了,没用的。"秦大妈劝她。
但是女儿已经决定了。她直接敲响了老魏家的门。
老魏开门看到一个陌生的年轻女人,有些疑惑。
"你是老魏吧?"女儿开门见山,"我是秦大妈的女儿。"
"哦,你好。"老魏点点头。
"你好什么好!"女儿突然提高了声音,"我妈因为爬楼梯摔成那样,你还有脸说好?"
老魏被她的态度弄得有些生气:"你这是什么意思?"
"我什么意思你心里清楚!"女儿说,"装个电梯能花你几个钱?你就是见不得别人好!"
"请你说话客气一点。"老魏的脸色沉了下来。
"我客气什么?"女儿越说越激动,"我妈现在走路都一瘸一拐的,你知道吗?"
这时,其他邻居也被争吵声吸引过来了。程女士、钱奶奶、余先生等人都出现在老魏家门口。
"怎么了?"程女士问。
"这个老头太自私了!"秦大妈的女儿指着老魏说,"为了一点钱,让我妈受这种罪!"
"你说话注意点!"老魏也生气了,"你妈摔倒关我什么事?"
"怎么不关你的事?如果你同意装电梯,我妈就不会摔倒!"
"胡说八道!"老魏大声说,"你妈摔倒是因为下雨天路滑,跟有没有电梯没关系!"
"你还狡辩!"女儿的声音更大了,"你就是冷血!就是自私!"
围观的邻居们开始窃窃私语。有人同情秦大妈,有人觉得她女儿太过分,但大部分人还是站在秦大妈一边。
"老魏,你就同意了吧。"钱奶奶劝道,"大家都不容易。"
"是啊,为了这点事闹成这样,值得吗?"程女士也说。
老魏看着围在门口的这些人,心里涌起一阵愤怒和委屈。他们一个个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他,但没有一个人真正理解他的立场。
"你们嫌我不同意?"老魏突然提高了声音,"行!你们装一个试试!"
这句话说出来后,现场突然安静下来。所有人都愣住了,不明白老魏这话是什么意思。
"什么叫装一个试试?"程女士疑惑地问。
老魏冷笑了一声:"你们真以为装电梯是那么简单的事?"
"怎么不简单?"钱奶奶说,"现在技术很成熟了,很多小区都装了。"
"是吗?"老魏看着她,随后的一句话令大家面面相觑,恨不得钻进地洞...
"我告诉你们,"老魏的声音很冷静,但透着一种压抑的愤怒,"这栋楼根本就不适合装电梯!"
老魏的话如同一颗炸弹,在人群中炸开。
"什么叫不适合装电梯?"程女士第一个反应过来。
"就是字面意思。"老魏看着她,"这栋楼的结构不适合安装电梯。"
"你怎么知道?"钱奶奶质疑道。
"因为我是电工,退休前在建筑公司工作了三十年。"老魏说,"我比你们任何人都了解这栋楼的结构。"
这个信息让大家都愣住了。他们认识老魏这么多年,只知道他是个退休工人,脾气古怪,但从来不知道他有这样的专业背景。
"那你为什么不早说?"马老板问。
"早说有用吗?"老魏反问,"你们会听吗?从一开始,你们就认定了我是因为小气才反对装电梯,有人听过我的专业意见吗?"
大家面面相觑,确实,从头到尾,所有人都想当然地认为老魏是出于经济考虑才反对装电梯,从来没有人问过他的专业看法。
"那你说说,到底哪里不适合?"余先生推了推眼镜。
06
老魏看了看周围的人,似乎在考虑要不要详细解释。最后,他点了点头。
"跟我来。"
老魏带着大家走到楼梯间,指着墙壁说:"你们看这些墙,都是承重墙。这栋楼建于1985年,当时的设计标准和现在不一样,没有考虑过加装电梯的可能性。"
他用手敲了敲墙壁,发出沉闷的响声。
"要装电梯,必须在这里开洞,但是这样会破坏整栋楼的承重结构。"老魏继续解释,"而且,你们看楼梯间的尺寸,根本放不下电梯井。"
"那别的小区是怎么装的?"程女士问。
"别的小区有别的小区的情况。"老魏说,"有些是建筑年代较新,结构设计时就考虑了扩展性;有些是楼梯间足够宽敞,可以改造;还有些是外挂式电梯,不需要改动承重结构。但我们这栋楼,这些条件一个都不具备。"
马老板仔细观察了一下楼梯间的结构,确实如老魏所说,空间很紧凑,墙壁也很厚实。
"那外挂式电梯呢?"他问。
"外挂式需要在外墙开门,我们这栋楼的外墙结构也不允许。"老魏说,"而且,外挂式电梯的成本更高,安全性也相对较差。"
钱奶奶听得有些急了:"那你的意思是,根本就不能装电梯?"
"理论上不是不能装,但是风险很大。"老魏说,"如果强行安装,可能会影响整栋楼的结构安全。"
这个消息对大家来说如同晴天霹雳。他们争论了这么久,原来从一开始就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"那你为什么不早说?"秦大妈的女儿问,但语气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愤怒。
"我说了你们会信吗?"老魏苦笑,"你们一开始就认定了我是自私,是为了省钱才反对装电梯。如果我说是技术问题,你们只会觉得我在找借口。"
大家沉默了。确实,如果老魏一开始就说是技术问题,恐怕真的没有人会相信。
"那现在怎么办?"程女士茫然地问。
"我有个建议。"老魏说,"找专业的建筑工程师来勘测一下,看看到底能不能装,怎么装,费用多少。有了专业的评估报告,大家再决定是否继续这个计划。"
这个建议很合理,大家都点头同意。
第二天,马老板联系了一家专业的建筑工程公司,请他们来做技术评估。
工程师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,姓李。他仔细勘测了整栋楼的结构,用专业仪器测量了墙体厚度、承重情况等各项数据。
三天后,李工程师提交了评估报告。
报告的结论证实了老魏的判断:这栋楼确实不适合安装传统的内置电梯。如果要强行安装,需要对承重结构进行大规模改造,费用至少是原来估算的三倍,而且施工期间整栋楼的居民都必须搬离,工期至少六个月。
更重要的是,即使经过改造,也无法完全保证结构安全。李工程师在报告中明确写道:"强烈建议谨慎考虑此项工程,如确需安装,建议选择外挂式方案,但仍需进一步评估。"
看到这份报告,所有人都沉默了。
"那外挂式呢?"程女士还抱着一丝希望。
李工程师摇摇头:"外挂式的费用更高,至少需要八十万,而且需要改动外墙结构,同样存在安全风险。最关键的是,外挂式电梯需要占用楼下的公共空间,可能会影响到一楼住户的采光和出行。"
这下连程女士也彻底死心了。
"对不起,老魏。"程女士主动向老魏道歉,"我们误会你了。"
"是啊,老魏,真是对不起。"钱奶奶也很不好意思,"我们都以为你是为了省钱。"
马老板走到老魏面前,诚恳地说:"老魏,谢谢你。如果不是你坚持,我们可能会犯大错。"
老魏摆摆手:"大家都是为了解决问题,只是方法不对而已。"
秦大妈的女儿红着脸走到老魏面前:"老魏爷爷,对不起,我那天说话太过分了。"
"没关系,你也是关心你妈妈。"老魏很宽容。
但是,问题依然存在。秦大妈的腿伤还没有完全好,每天上下楼梯确实很困难。程女士也确实觉得爬六楼很累。不装电梯,这些实际困难该怎么解决?
这时,余先生提出了一个建议:"既然装电梯不现实,我们可以考虑其他的解决方案。比如,对楼梯进行改造,加装扶手,改善照明,铺设防滑材料等等。"
"这个我之前提过,但是大家不太赞成。"马老板说。
"那是因为当时大家还寄希望于装电梯。"余先生说,"现在情况不一样了。"
老魏点点头:"这个方案我支持。改造楼梯的费用不高,而且确实能提高安全性。"
"可是这样还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啊。"程女士说,"六楼还是六楼,该累还是累。"
"那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?"钱奶奶反问。
程女士想了想,摇摇头。
经过讨论,大家最终决定实施楼梯改造方案。具体内容包括:加装不锈钢扶手,更换LED照明灯具,在台阶上铺设防滑条,在每层楼梯间增设休息椅等。
这个方案的总费用是五万元,按户均摊,每户大概两千元。这个数目大家都能接受。
更重要的是,老魏主动提出承担更多的费用。
"一楼虽然用不着爬楼梯,但是楼梯的维护确实是全体业主的责任。"老魏说,"我愿意和大家一样承担费用。"
这个态度让大家都很感动。
"不用,老魏。"马老板说,"你已经为我们做得够多了。"
"应该的。"老魏坚持。
07
楼梯改造工程很快就开始了。施工期间,老魏主动担任了监督员,每天都在现场检查工程质量。
他的专业知识在这时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有一次,施工队想用便宜的材料代替设计中的不锈钢扶手,被老魏及时发现并制止了。
"扶手是安全设施,不能图便宜。"老魏对施工队长说,"如果因为质量问题出了事故,谁来负责?"
施工队长只好按照原设计施工。
楼梯改造工程用了两个星期就完成了。
新安装的不锈钢扶手光滑结实,LED灯把每个角落都照得很亮,防滑条让台阶不再那么危险,每层楼的休息椅也给爬楼梯的人提供了歇脚的地方。
最明显的变化是在秦大妈身上。有了扶手的帮助,她拄着拐杖上下楼梯变得容易了很多。虽然还是有些不便,但至少不用担心再次摔倒。
"老魏,真是谢谢你。"秦大妈见到老魏时总是这样说。
"客气什么,都是应该的。"老魏总是这样回答。
程女士也发现,有了扶手和休息椅,爬六楼没有以前那么累了。至少可以在中间休息一下。
"看来有时候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反而是最好的。"她对马老板说。
马老板点点头:"是啊,我们一开始就想得太复杂了。"
但是,这件事的影响并没有结束。
首先是小荆受到了上级的批评。物业公司认为他在处理这件事上缺乏专业判断,应该在一开始就请专业人员进行技术评估,而不是盲目支持业主的装电梯要求。
"你应该从专业角度给业主提供建议,而不是简单地迎合他们的要求。"小荆的上司对他说。
小荆觉得很委屈,但也确实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。
更严重的问题是关于钱奶奶。
在技术评估报告出来后,有人开始怀疑钱奶奶私下联系安装公司的动机。如果她真的是为了大家好,为什么要在明知道技术风险的情况下还要强推?
余先生决定深入调查这件事。他找到了钱奶奶联系的那家安装公司,经过一番打听,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:钱奶奶的儿子就在这家公司工作,而且是业务经理。
这意味着什么,大家都心里有数。
"钱奶奶,你儿子在电梯安装公司工作,这件事你为什么不早说?"余先生找到钱奶奶质问。
钱奶奶的脸涨得通红:"这...这有什么关系?"
"怎么没关系?"余先生说,"如果我们装了电梯,你儿子就能拿到提成,你们全家都受益。难怪你这么积极推动装电梯。"
"我...我确实是为了大家好。"钱奶奶结结巴巴地辩解。
"为了大家好?"余先生冷笑,"那你为什么要偷偷联系安装公司?为什么不把你儿子的身份告诉大家?"
钱奶奶被问得哑口无言。
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栋楼。大家都对钱奶奶的行为感到愤怒。原来她并不是真心为了大家好,而是为了让自己儿子的公司赚钱。
"太过分了。"程女士说,"差点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。"
"是啊,如果不是老魏坚持,我们可能已经上当了。"马老板也很生气。
更让人愤怒的是,经过进一步调查,大家发现钱奶奶的儿子所在的那家公司根本就不具备相应的资质。如果真的让他们来施工,后果不堪设想。
"这是诈骗!"秦大妈的女儿说,"应该报警!"
但是老魏制止了大家的愤怒。
"算了,事情已经过去了,没有造成实际损失。"老魏说,"钱奶奶虽然有私心,但也没有强迫我们一定要装电梯。"
"可是她的行为太恶劣了。"程女士说。
"人都有私心,这很正常。"老魏看起来很平静,"关键是我们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。"
"学到了什么?"马老板问。
"学到了做任何决定都要基于事实,而不是情绪。"老魏说,"还学到了专业的事情要相信专业的人。"
老魏的宽容让大家都很意外,但也很钦佩。
钱奶奶自知理亏,主动搬离了这栋楼。临走时,她来向老魏道歉。
"老魏,对不起,我做得不对。"钱奶奶红着眼睛说。
"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。"老魏摆摆手,"以后要记住,诚实是最重要的。"
钱奶奶点点头,拖着行李离开了。
生活又恢复了平静。
秦大妈的腿伤慢慢好转,虽然还是有些不便,但已经能够正常生活了。她经常说,如果再给她一次选择的机会,她绝对不会再提装电梯的事。
程女士也适应了新的楼梯。有了扶手和休息椅,爬六楼确实没有以前那么累了。更重要的是,她学会了理解不同的观点。
"以前我总觉得老魏太固执,现在才明白,坚持原则是很难得的品质。"她对马老板说。
马老板深有同感:"是啊,如果没有老魏的坚持,我们真的会犯大错。"
08
余先生也从这件事中学到了很多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,他一直相信道理能够说服一切,但现在他明白,有时候最重要的不是道理,而是事实。
"老魏从来没有用大道理来反驳我们,他只是坚持自己的判断。"余先生总结道,"这种朴素的智慧比任何高深的理论都有用。"
最大的变化是老魏在邻居中的地位。
以前,大家都觉得老魏古怪、固执、不好相处。现在,大家都把他当作楼里的权威。遇到任何问题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请教老魏。
老魏也乐意帮助大家。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,帮助邻居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小问题:程女士家的电路老化,他帮忙重新布线;马老板家的水管漏水,他找到了根源并修好了;秦大妈家的热水器坏了,他判断出是控制器的问题,避免了不必要的大修。
"老魏真是我们楼里的宝贝。"程女士经常这样说。
小荆也从这件事中成长了很多。他开始重视专业意见,遇到技术问题一定会先咨询专家,而不是盲目迎合业主的要求。
"这次的事情让我明白,物业管理不是简单的服务行业,也需要专业知识和判断能力。"小荆说。
半年后,附近另一栋楼也想装电梯,他们听说了老魏的故事,专门请他去做技术顾问。
老魏仔细勘察了那栋楼的结构,给出了详细的评估报告。结果显示,那栋楼确实适合安装电梯,而且技术难度不大。
"为什么我们楼不行,他们楼就行?"程女士好奇地问。
"建筑年代不同,设计标准不同,结构也不同。"老魏解释,"他们那栋楼是1995年建的,设计时就考虑了未来的扩展性。而且楼梯间比我们宽敞,有足够的空间安装电梯。"
看着邻居楼里新安装的电梯,程女士心里确实有些羡慕,但也没有后悔。
"至少我们的楼梯比以前安全多了。"她自我安慰道。
"而且我们也没有花冤枉钱。"马老板补充。
春天又来了,楼下的小花园里开满了花。老魏还是每天下午四点准时下楼遛弯,但现在经常有邻居陪着他。
有时候是程女士,有时候是马老板,有时候是秦大妈。大家都喜欢听他讲一些建筑方面的知识,或者分享一些生活的智慧。
"老魏,你说我们这次装电梯的事,最大的教训是什么?"一天下午,程女士问他。
老魏想了想:"我觉得是学会了倾听。"
"倾听?"
"是的。"老魏点点头,"一开始你们都觉得我是因为小气才反对装电梯,没有人想过我可能有别的原因。而我也没有好好解释自己的考虑。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能坦诚地交流,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误会。"
程女士若有所思地点点头。
"还有一点,"老魏继续说,"不要轻易相信表面现象。钱奶奶看起来是为了大家好,实际上有自己的小算盘。而我看起来很自私,实际上是在保护大家的利益。"
"那你当时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技术问题?"程女士问。
"说了你们会信吗?"老魏反问,"如果没有专业的评估报告,你们只会觉得我在找借口。"
程女士想了想,确实是这样。
"所以,"老魏总结道,"遇到问题要理性分析,不要感情用事。同时也要保持开放的心态,愿意听取不同的意见。"
这些话不仅是对程女士说的,也是对整栋楼的居民说的。
从那以后,这栋楼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争议。遇到任何问题,大家都会先冷静分析,充分讨论,必要时寻求专业意见,然后再做决定。
老魏成了楼里的精神领袖,但他从来不摆架子,总是很谦逊地帮助大家。
有人问他:"老魏,如果时间能够重来,你还会那么坚决地反对装电梯吗?"
老魏想了想,说:"会的。因为坚持正确的事情,永远不会错。"
楼梯依然是楼梯,没有电梯的轰鸣声,只有邻居们互相问候的温暖声音。
有时候,最简单的生活方式,反而是最好的。
老魏经常站在窗前,看着楼下来来往往的人群,心里感到很满足。他拯救了一栋楼,也拯救了一群人,虽然他们当时并不知道。
这就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