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理发师会问“想怎么剪”,现在快剪师傅直接说“坐下,三分钟好”——这不是服务变差了,而是大家变聪明了。
以前去发廊是一种享受:有人帮你放包、拿饮料、按摩洗头,理发师还和你聊天。现在,越来越多人去路边10元快剪,坐下、围上布、电推子响三分钟,然后就剪好了。
有数据显示,2022年中国快剪店数量超过2万家,一年服务超过3亿人(来源:中国美容美发协会报告)。就连大商场里,快剪店排队的人也比隔壁豪华发廊多。为什么大家不爱去发廊了?让我们来看看原因。
一、价格对比:10元比100元,我们不想多花钱
快剪只要10元,发廊要100元。这不只是价格不同,更是大家不想多花钱了。
在发廊,100元中:
· 只有15元是真正剪头发的钱
· 30元是店租和装修的钱
· 25元是给洗头小哥和助理的工资
· 30元是理发师的“创意费”(包括他让你做的3980元染发)
在快剪店,10元就是剪头发,没有别的服务,不推销产品。大家发现,剪头发就是修剪头发,不想为不重要的东西多付钱。
就像有人说的:“快剪师傅不会问我要什么发型,因为他知道不管我要什么,他都会剪成他会的那一种。”
二、时间对比:3分钟比2小时,大家时间宝贵
现在的人很忙:
· 发廊:洗头20分钟+剪发30分钟+吹头发15分钟+等待35分钟=100分钟
· 快剪店:扫码排队+直接剪发=只要15分钟
时间比钱更宝贵。当大家吃饭都点外卖时,谁愿意在发廊待两个小时?快剪适合忙碌的人——我们不是没有钱,是没有时间。
而且在发廊很尴尬:要假装喜欢洗头小弟的按摩,要和理发师聊天,要看自己戴烫发帽的奇怪样子...在快剪店,这些都没有,只是简单剪头发。
三、服务对比:不需要多余服务,只要结果
发廊提供很多服务,但大家发现其实不需要。
有调查显示,68%的男性和41%的女性“不喜欢发廊推销产品”(来源:《2022年生活服务消费报告》)。我们明白了:
· 免费检查头皮其实是想卖产品
· 按摩技术不如自己用按摩仪
· 发型师“设计”的发型取决于他最近学了什么
快剪店只有剪发,没有假装关心你的发型师,没有夸你头发好的洗头小妹,只是简单交易。大家已经不想为虚假的关心付钱了。
四想法改变:从“做造型”到“剪短就行”
大家对发型的看法变了:
· 以前:发型代表个人形象,很重要
· 现在:发型只是需要修剪的头发,和剪指甲一
这种改变有三个原因
1. 上班要求变了:除了少数行业,大多数公司不要求员工打扮很正式
2. 社交方式变了:线上会议只看上半身,戴口罩降低了对外表的要求
3. 审美观念变了:自然随意的风格更流行,太过精致的发型反而显得过时
快剪的“不求完美,只要整齐”正好符合现在的流行。
五、工具进步:电推子让剪发更容易
快剪流行也是因为工具变好了:
· 电动推剪配有不同尺寸的定位梳,剪发变得简单
· 短视频平台有剪发教学,普通人也能学
· 标准化操作比个人创意更重要
这就是为什么快剪师傅不需要学很久——工具进步让剪发从“手艺”变成了“技术活”。就像美颜相机让普通人也能拍好照片,电动推剪让普通人也能剪好头发。
六、疫情影响:减少接触成为习惯
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想法:
· 不洗头减少了头部接触
· 快速剪发缩短了在店里的时间
· 简单服务降低了感染风险
健康考虑让更多人从发廊转向快剪店,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不容易改。
快剪流行是因为大家消费更理性
快剪比发廊受欢迎,表面上是省钱省时间,其实是消费观念变了——从为不重要的东西付钱到为真正需要的东西付钱。
现在的消费者不容易被营销手段欺骗,我们知道:
· 发廊的豪华装修最终是我们付钱
· 发型师的热情目的是让你多花钱
· 所谓的造型设计常常是固定模板
快剪的流行说明新时代来了:消费者不愿意为不需要的服务付钱,消费变得更理性。
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:当我们的选择都变得理性时,生活是变得更好了,还是只剩下冷冰冰的性价比计算?
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想法——当然,如果你还在发廊做398元的护理,请不要说是为了“投资形象”这种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