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6日的海口体育馆,中国女篮以63-76的比分不敌澳大利亚,热身赛四连胜的纪录戛然而止。 球馆里弥漫着球迷的叹息,第二节单节崩盘的18分大坑,让下半场的奋力追分显得苍白无力。终场哨响时,韩旭擦着汗走向替补席,她的15分9篮板成了全队唯一亮眼的数据,而场边空着的座位,属于18岁的张子,成了这场比赛最大的悬念。
赛后发布会上,主教练宫鲁鸣解开了谜团。 这位老帅直言不讳:“张子宇前几场打得太拼,身体有些透支,我们得让她缓缓。 ”他扶了扶话筒,补充道,“更重要的是,现在就把她扔进这种高强度对抗? 风险太大了。”台下记者们快速记录着,闪光灯照亮了他严肃的表情。 保护年轻球员的意图赤裸裸地摊在台面上:避免受伤,比一场热身赛的胜负重要得多。
张子宇的缺席像抽走了球队的脊椎。 首节韩旭独撑内线时,中国队还能咬住比分,但当她在次节初下场休息,澳大利亚立刻撕开了缺口。 对方中锋伊莎贝尔·伯恩带着两名替补轮番冲击篮下,中国队的禁区瞬间塌陷。 单节全队仅得12分,失误却高达6次,攻防两端彻底失序。 篮板球36-28的刺眼差距,暴露了高度缺失后的无力感。
外线球员被迫扛起进攻大旗,结果却令人失望。杨舒予在澳洲球员的贴身紧逼下8投仅1中,三分线外颗粒无收。 宫鲁鸣试图用杨力维激活进攻,这位老将只打了8分钟,10分的高效输出杯水车薪。更棘手的是,后卫线根本撕不开对手防线,王思雨被重点盯防后彻底哑火,杨力维的6次失误让快攻频频流产。
澳大利亚的战术针对性像手术刀般精准。 每当中国队试图用1-5号位挡拆制造机会,对方立刻换防,用身高罩住外线射手。 挡拆战术失效后,中国队的进攻只剩单调的跳投,30次三分出手砸出26.7%的惨淡命中率。 防守端更显狼狈,澳大利亚的挡拆顺下几乎无解,后卫总被高大内线卡在身后,目送对手轻松上篮。
宫鲁鸣在场边的调整透着急切。 第三节他换上罗欣棫尝试外线火力,11投3中的结果证明这步棋并未奏效。 张茹和翟若云在锋线来回奔跑,却始终找不到进攻节奏。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杨力维的拼劲,她倒地扑抢地板球的画面引发全场掌声,但这种零星闪光无法扭转系统性的颓势。
年轻球员在高强度对抗中暴露了稚嫩。 杨舒予虽然贡献了3次抢断和1记盖帽,但进攻端的犹豫肉眼可见。 一次快攻中她错失空位投篮,懊恼地扯了下球衣;另一次突破被澳大利亚球员撞出场外,裁判未予理会,她撑着地板半天没起身。宫鲁鸣赛后点出问题核心:“队员们打得慌慌张张,对抗和罚球都急需加强。 ”这话直指球队的硬伤。
澳大利亚的阵容配置让中国队相形见绌。 尽管她们同样缺少WNBA球星,但二线球员的战术执行力碾压中国队。 伯恩的15分背后,是三人得分上双的团队火力。她们用40分钟的高压防守证明,即便没有绝对巨星,成熟的体系依然能摧毁依赖球星的对手。
技术台的数据单冰冷陈列着差距:中国队助攻数比对手少7次,二次进攻得分不到对方一半。 解说员麦穗丰在直播中叹息:“当韩旭被包夹,居然没人能站出来持球突破! ”这话道破了进攻端的死结。 观众席上有球迷举起“想念李梦”的标语,这位缺席的锋线核心,此刻成了球队最尖锐的痛点。
距离亚洲杯开幕只剩一周,宫鲁鸣的轮换策略引发热议。 资深评论员三土带刺在专栏写道:“雪藏张子宇是双重博弈,既保护新星,又为半决赛可能的对决留后手。 ”这种布局的代价是本场的溃败,但教练组显然认为值得。 更衣室里,韩旭给张子宇递了瓶水,两人低声交流着挡拆细节。 年轻中锋的指尖还缠着肌效贴,安静听着前辈的叮嘱。
7月8日的长沙再战,成了最后的调整机会。 宫鲁鸣尚未确认张子宇能否回归,但球队的困境已摆在眼前:若继续依赖单一进攻点,亚洲杯卫冕之路将布满荆棘。 场馆走廊里,教练组围看比赛录像的回放,挡拆防守的失误片段被反复标记,红色记号笔在屏幕上划出刺目的轨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