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
相士给人看面相, 结果一进门扭头就走, 言道: 这家人都不是一般人

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,请知悉。

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按钮,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,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~

文|方丈

编辑|方丈

前言:

给人看相,本是相士的日常,可这一次,他却在踏入门槛的一瞬间脸色骤变,连忙扭头就走,嘴里还喃喃一句:“这家人都不是一般人!”

一句话,惊得屋里众人面面相觑,气氛顿时凝重如霜。

到底是看到了什么,让经验老道的相士都避之不及?

皇帝三顾茅庐请高人

宋太宗赵光义坐在御书房里,手里拿着一份奏折,眉头紧皱。

这份奏折是大臣们联名上书,建议他把一位叫陈抟的道士请进宫来。

陈抟这个名字,宋太宗已经听了不下百次了。

据说这人能看透一个人的过去未来,甚至连皇帝的命运都能算出来。

宋太宗本来不信这一套。

他是个实干家,打仗治国样样在行,对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向来不感冒。

可架不住满朝文武都在说这个陈抟有多厉害,连他的皇兄周世宗当年都对陈抟礼遇有加。

陈抟住在华山,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。

宋太宗派人去请了三次,前两次陈抟都找借口推辞了。

第三次,宋太宗亲自写了一封信,措辞恳切,陈抟这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下山。

陈抟进京那天,京城里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。

大家都想看看这位传说中的神仙到底长什么样。

只见陈抟穿着一身粗布道袍,头发花白,脸上却没有多少皱纹,看起来精神矍铄。

他走路不紧不慢,仿佛这天下的事情都与他无关。

五岁哑巴遇仙人开口

陈抟的身世说起来也挺离奇的。

他出生在一个普通人家,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。

奇怪的是,这孩子生下来就不哭不闹,安静得让人心慌。

更要命的是,陈抟到了五岁还不会说话,邻居们都在背后议论,说这孩子怕是个哑巴。

陈抟的父母急得团团转,求神拜佛,找郎中看病,能想的办法都想了,可陈抟就是不开口。

村里有个算命先生说,这孩子命里缺水,得到河边去转转,说不定能有转机。

那天,陈抟的母亲带着他到河边洗衣服。

陈抟自己在河边玩,突然看到一个老太太坐在河边的大石头上。

这老太太穿得很朴素,脸上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慈祥。

她朝陈抟招手,陈抟就走了过去。

老太太把陈抟抱在怀里,竟然解开衣襟给他喂奶。

陈抟的母亲在不远处洗衣服,回头一看吓了一跳,赶紧跑过来。

可等她跑到跟前,老太太已经不见了,只有陈抟一个人坐在石头上。

母亲正要责怪陈抟乱跑,陈抟突然开口说话了:"娘,我饿了。"

这一句话把他母亲吓得差点晕过去。

五年了,儿子第一次开口说话!

科举落榜转身修道

陈抟十五岁那年,已经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。

私塾先生觉得没什么可教的了,就让他去参加科举考试。

陈抟信心满满地进了考场,觉得状元是手到擒来的事。

考试那天,陈抟提笔就写,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。

他的文章立意新颖,见解独到,引经据典,文采斐然。

考完试,陈抟觉得自己肯定能中。

放榜那天,陈抟早早就去看榜。

从头看到尾,就是没有自己的名字。

陈抟不敢相信,又看了一遍,还是没有。

旁边有人拍拍他的肩膀说:"小兄弟,没中就没中吧,来年再考就是了。"

陈抟回到客栈,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三天三夜没出门。

第四天,他走出房间,脸上反而轻松了许多。

他对客栈老板说:"我想通了,做官不是我的路。"

陈抟回到家,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,换成银子。

父母问他要干什么,他说要去游历名山大川,寻访高人学道。

父母虽然舍不得,但看儿子主意已定,也就不再阻拦。

睡仙陈抟百日不起

陈抟到了华山,在山上找了个山洞住下。

他每天除了打坐练功,就是研究《易经》。

《易经》这本书深奥难懂,很多人穷其一生也参不透其中的奥妙。

陈抟却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方法。

陈抟发现,要想真正理解《易经》,光靠读书是不够的,还要通过打坐入定来体悟。

他开始练习一种特殊的睡功。

这种功夫说起来简单,就是睡觉,但这一睡就是十天半个月不醒。

刚开始,陈抟只能睡三五天。

慢慢地,他能睡十天、二十天、一个月。

到后来,他竟然能一睡就是三个多月。

山下的村民上山砍柴,看到陈抟躺在洞里一动不动,还以为他死了。

可凑近一看,还有气息,只是非常微弱。

有一次,几个书生上山游玩,听说山上有个会睡觉的道士,就去看稀奇。

他们在洞口等了整整七天,陈抟才醒过来。

书生们问他:"道长,您这一睡就是这么久,不饿吗?"陈抟笑着说:"我在梦里已经吃饱了。"

陈抟的睡功越练越精,最长的一次睡了一百多天。

醒来后,他对《易经》的理解又深了一层。

他开始给人看相算命,说得准得让人害怕。

渐渐地,陈抟的名声传开了,人们都叫他"睡仙"。

很多达官贵人听说华山上有个神仙,纷纷上山求见。

陈抟来者不拒,但看相要看缘分。

有缘的,他会仔细看,还会指点迷津。

无缘的,他看一眼就让人家走。

看相只需一眼便知天命

宋太宗把陈抟请到后花园,让三个儿子分别在三个房间里等着。

他想考考陈抟,看他是不是真有本事。

第一个房间里是大儿子赵元佐。

这孩子从小聪明,文武双全,是宋太宗最看重的继承人。

陈抟推开门,只看了赵元佐一眼,转身就走。

宋太宗跟在后面,心里直犯嘀咕:这是什么意思?

第二个房间里是二儿子赵元僖。

这孩子虽然没有哥哥那么出色,但为人稳重,办事牢靠。

陈抟进去看了看,停留的时间比看大儿子稍微长了一点,但也就是几息功夫,又出来了。

到了第三个房间,陈抟的表现让宋太宗大吃一惊。

他连门都没进,只是站在门口往里瞄了一眼,就转身要走。

宋太宗忍不住问:"道长,您这是什么意思?"

陈抟停下脚步,回头看了宋太宗一眼,淡淡地说:"陛下,我看完了。"

说完就往外走。

宋太宗赶紧派人追上去问:"道长对三位皇子有何评价?"陈抟只说了一句话:"不算了,这家人都不是一般人。"

然后就离开了皇宫。

宋太宗琢磨了半天也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来。

他想,陈抟肯定是个江湖骗子,哪有看相看得这么快的?三个儿子都是龙子龙孙,当然不是一般人,这还用他说?

没过多久,大儿子赵元佐突然发疯了。

原来他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,觉得自己肯定会继承皇位,结果压力太大,精神崩溃了。

太医来看,说这病怕是好不了了。

结语

陈抟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上千年,人们津津乐道的不只是他神奇的相术,更是他那份看透世事的智慧。

他知道命运这东西说不清道不明,与其执着于天命,不如好好做人做事。

正如他说的,相貌是内心的反映,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。

意昂体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