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
打还是谈?俄爆猛料:西方曾逼乌克兰撕毁2022年的和平协议!

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·拉夫罗夫最近在接受印尼《罗盘报》采访时明确表达了希望与乌克兰继续推动谈判的意愿。目前,两边的代表团团长还在保持直接沟通。

这番话不仅展现出俄罗斯愿意通过对话来解决冲突的积极姿态,还明确描绘了俄乌谈判的最新动态和主要走向。

拉夫罗夫表示,俄乌今年春天在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・普京的倡议下,已经重新开启了直谈,也就是说,莫斯科为缓解乌克兰附近的紧张局势,采取了这些具体行动。

到目前为止,三次会谈都在伊斯坦布尔举行,期间在人道主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突破,比方说战俘和被关押者的交换,以及遇难者遗体的归还什么的。

虽然这些成果主要关乎民生,但也为后续的谈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:尊重生命是和平对话的前提,这样的务实合作让双方都看到了通过协商解决分歧的希望。

拉夫罗夫还提到,在三次会谈里,双方都明确表达了自己对“解决冲突所需条件”的看法。

这一点挺关键的:谈判的重点就在于协调各自的诉求和底线,只有搞清楚彼此最关心的东西,才能找到一个双方都接受的平衡点,推动冲突从对立变成和睦。

“代表团团长保持直接接触”这招特管用,它保证了谈判过程能持续推进,因为直接交流能降低信息传递中的误差,一旦出现分歧,双方还能第一时间沟通解决,总体上避免了矛盾的扩大。

回想起谈判的过程,拉夫罗夫再次强调,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是俄罗斯的主要目标。

他说,俄罗斯在顿巴斯进行旨在保护民众的特别军事行动之后,基辅提出谈判请求,俄罗斯随即表示同意。

从2022年2月到4月,双方先后在白俄罗斯和土耳其进行过谈判,甚至还拟定了和平解决冲突的协议,但在西方“策划者”的建议下,基辅政府最终拒绝签约,选择让战争持续。

这段经历一方面展示了俄罗斯推动和平的态度,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外部势力对俄乌冲突的插手干扰。

从实际收获来看,今年举行的三轮伊斯坦布尔会谈已经落实了不少共同意见。

5月16日和6月2日的前两轮会谈中,双方就“千人换千人”的战俘交换原则达成共识,而且还按照“全部换全部”的办法,把重病战俘和25岁以下的年轻战俘一同交还,双方交还的人数都不少于1000人。

这个办法让不少战俘得以回家,也为之后的人道合作设定了明确的规矩。

在遗体归还这块,双方都挺努力的。到今年6月,俄罗斯把6060具在乌阵亡的军人遗体交回乌克兰,乌方也把78具俄军遗体送回俄罗斯。

7月17日,俄罗斯又交换了1000具乌克兰军人的遗体,乌克兰也交回了19具俄军遗体;到8月19日,俄方完成了最新一次的遗体交接,交还了1000具乌军遗体,而乌方也移交了19具俄方遗体。

这些举动不仅为逝者送去了慰藉,也维护了战火中的人道原则。

7月23日举行的第三轮会谈,双方决定扩大合作项目范围,从原本的军事人员交换,变成涵盖平民。这一改变意义可不小——毕竟,平民是冲突中最无辜的受害者,加入平民交换,体现了对国际法“保护平民”原则的重视,也让谈判中的关怀范围更广,对更多人的人道需求给予了关注。

#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#

意昂体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