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
啊?搞崩日军心态的跳岛战术,是麦克阿瑟发明的?

问你一个问题:麦克阿瑟在二战中最大的战功是什么?

想必很多军事迷都会脱口而出:他发明了“跳岛战术”,也就是“蛙跳战术”。

在麦克阿瑟的回忆录中,他也称自己是“蛙跳战术”的创造者,还略带“谦虚”的说,自己不过是将古老的军事策略和先进的军事手段结合起来,才起的这么一个新名称。

但实际上,这个战术是他的“老对头”——欧内斯特·金,在1943年3月提出的。

简单来说就是,采取避实击虚、层层深入的方法,跳过日军重兵防守的岛屿,先攻占防守薄弱的岛屿打,实现海陆两栖的灵活作战。正如孙子兵法有云:“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。”

但有意思的是,这一超前战术遭到了麦克阿瑟顽固的反对。

直到1943年8月联合参谋长委员会(美英最高司令部)明确下令,麦克阿瑟才不得不照做。可他还是不太服,多次抱怨并提出反对意见,尤其在1944年“跨过卡维恩”行动中。

但后来历史证明了“跳岛战术”在两栖作战中的战术指导作用。

于是麦克阿瑟也立刻“川剧变脸”,改口称自己才是“跳岛战术”的发明者,并成功让“跳岛战术”成了让日军绝望的最大杀招。

那么麦克阿瑟是如何操作的?

又是如何通过这个风险极大的战术,一步步搞崩日本人心态的?

珠联璧合哈尔西

让我们把时钟拨到1943年春。

上一期我们讲述了盟军在巴布亚半岛的大胜,但这场胜利的代价是极为昂贵的,为肃清整个布纳、戈纳地区的日军,盟军丧生了超8000名士兵,比瓜岛战役半年里死的人还多。

而在这一战之前,麦克阿瑟对于进攻日军拉包尔基地一直有着顽固的执念。

这里是日军侵略南太平洋最重要的基地。

驻扎在拉包尔的海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超11万人,羁押着大量的印度战俘作苦力,岛上有诸多大型机场,还有数公里深的隧道作为防空洞,可以说是固若金汤。

但打完巴布亚半岛之战后,麦克阿瑟信心没那么足了。

他意识到,仅靠有限的兵力去夺取既定的日军据点拉包尔,是远远不够的。

于是,他向马歇尔发去电报,要求向西南太平洋方向增援部队。马歇尔也不再吝啬,派出了美第6集团军前来支援,著名的美军第1陆战师就在该军团之中。

同时,由于瓜岛等诸多岛屿被拿下了,原隶属于尼米兹将军、由戈姆利和哈尔西将军负责的南太平洋海军得以进一步推进战线,舰船、飞机和部队均被部署到了所罗门群岛中部和北部。

在事实上已经在麦克阿瑟的管辖范围之内了。

作为又一位五星上将,哈尔西将军也曾是一个有名的“麦黑”。

他为人随和,又快人快语,一上了战场就发了疯一样要跟敌人你死我活,敢打敢拼,因此绰号“蛮牛”。他相当看不惯麦克阿瑟这种仗打的不咋地,倒是喜欢在媒体上抛头露面的做派。

他还曾当着副官的面儿,痛骂麦克阿瑟是“自吹自擂的贱人”。

同时他还是尼米兹的铁杆,因此很多人都担心他会跟麦克阿瑟闹得很僵。

3月28日,按照参谋长联席会议所确定的作战部署:

麦克阿瑟将在西战区,带领夺取莱城、萨拉茅阿和新几内亚境内的伍德拉克岛和基里维纳岛;哈尔西将在东战区,负责夺取新佐治亚岛,以此为跳板进攻布干维尔岛。

主攻目标仍然是拉包尔。

该战术被称为“车轮行动”,这是整个太平洋战争最为复杂的军事行动,需要东西两战区联合作战,双管齐下,作战“前线”绵延1000英里陆地和海域。

作为战争中的两把“钳子”,麦克阿瑟和哈尔西若不能完美配合,很容易会导致满盘皆输。

那俩人到底能不能处得来呢?

4月15日,哈尔西飞抵麦克阿瑟的新指挥部——布里斯班(此前在墨尔本),与他进行会晤。

不得不说,麦克阿瑟就是有种特殊的人格魅力,两人仅仅见面不到5分钟后,哈尔西就立刻喜欢上了麦大帅,感觉自己早就跟他结成了终生挚友。

他是这么说的:

“我很少见到哪个人,能以这么快的速度给人留下如此深刻而美好的印象。他已经63岁了,可是看上去不过50岁出头。他的头发乌黑发亮,眼睛清澈明亮,仪态端庄稳重。

即使他身着便服,也能立即认出他是军人…”

麦大帅也被哈尔西粗野无畏的态度所吸引。

他兴奋地拍了拍哈尔西的肩膀说:“如果你跟着我干,我会把你塑造成一个纳尔逊(曾经击败过拿破仑的英国著名海军将领)都不敢想象的伟大人物。”

就这样,两人愉快的敲定了作战时间和协同问题,作战行动将于6月开始。

而就在该会谈的两天后,哈尔西接到了一个让他无比兴奋的命令——刺杀山本五十六。

原来就在同一时间,山本五十六也对布干维尔岛的防务相当担忧,他总觉得这里会成为麦克阿瑟嘴里的一块肥肉,于是决定于4月17日前往该岛南部进行视察。

而这一行程消息被美军情报部门全部掌握。

尼米兹上将立刻上报罗斯福总统,询问如何行动。

罗斯福只回了四个字:“干掉山本!”

紧接着,这一行动就授权给了胆大心细的哈尔西拟定狙杀。

4月18日清晨,山本五十六搭乘2架三菱“一式陆攻”,由6架零式战斗机护航从拉包尔出发,这6架的机长全是日军最精锐的王牌飞行员,采用低空贴海面飞行朝布干维尔岛飞去。

殊不知他们已经落入美军的包围网中,太平洋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斩首行动就此展开。

在15分钟内,16架P-38闪电式战斗机,对零式战斗机发起了猛烈的突袭,并与之不断地盘旋缠斗,致使其被迫应战,护送山本五十六的运输机只能单独前进。

山本飞机上的驾驶员也是个老手,见势不妙他试图钻进云层,随后迂回盘旋,想尽办法摆脱美军战机。可就在飞达海岸线上空需要降速之时,美军飞行员兰菲尔瞅准机会火力全开。

随后,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冒着烟儿翻滚了几圈之后,坠入了山林之中。

山本五十六号称日本海军“军魂”,干掉山本五十六,不亚于干掉一个航母编队,日军一时间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。这场狙杀,也堪称这场二战中美军最重要的军事行动之一。

而这,也是哈尔西送给麦克阿瑟的第一份“大礼”。

这让麦克阿瑟感到了无比兴奋。

麦克阿瑟大半辈子多数时间都在自吹,很少吹人,但在面对哈尔西时,他毫不吝惜赞美之词,对他无比信任,还称他是“最出色的海军将领”。

也正是因为两大超级明星的互相敬慕,在接下来的一年里,陆军和海军的摩擦缓解了不少。

当然,吵架也不可避免。

比如哈尔西在1943年末在跟麦大帅吵架时,愤怒地指责他“把个人荣誉放在了美国国家安全之上”,气得麦克阿瑟半天说不出话,然后将哈尔西给赶了出去。

但两人又会很快和好,并且配合的相当默契。

言归正传,在山本五十六死之后,美军也在加紧准备“车轮行动”的钳形攻势。一时间南太平洋上风平浪静,数月间没有再起硝烟,实则暗流涌动,两把钳子已经掐在了拉包尔的周围。

蛙跳再蛙跳

6月30日,哈尔西的两栖部队6000人开始进攻新佐治亚。

同一天,麦克阿瑟发动了对伍德拉克岛和基里维纳岛的进攻。

7月,麦克阿瑟命令若干分队佯装从进攻萨拉马瓦,造成萨拉马瓦才是主攻的假象。

而日军也不“不负众望”的上钩了,随即将兵力向萨拉马瓦转移,并挖掘战壕,构建防御工事,全然不知自己正中麦克阿瑟的“围魏救赵”之计。

麦克阿瑟压根没打算往萨拉马瓦打,而是打算进行一次“蛙跳”,越过萨拉马瓦,利用海军和空军直接去打莱城。直到9月4日莱城突然遭到袭击时,日军才彻底反应过来。

这便是莱城之战,后来也被称为“二战中最漂亮的军事行动之一”。

具体过程是这样的:

澳军第9师在海上进攻,同一时间伞兵第503团空降莱城内地占领机场,随后直接将澳军第7师空运到莱城后方,来一次“空中蛙跳”,与第9师取得联系遥相呼应,将日军前后夹击。

莱城一被围,日军下令将萨拉马瓦的军队转移到莱城,直接放弃了这座军事据点。

结果莱城没保住,萨拉马瓦也没保住。

这里多说一嘴,503伞兵团空降莱城的行动,是太平洋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的伞兵空降行动,当时整个团都弥漫着一股紧张不安的情绪,为此麦克阿瑟选择亲自和伞兵们一同上下飞机。

还在飞机上发表了鼓舞士兵们的讲话。

尽管后来麦克阿瑟自己都觉得自己是多此一举,但他“上面的人”倒是对此颇为满意,对他进行了表彰,给他这么一个陆军司令员送了一枚空军飞行勋章。

而在“蛙跳战术”取得显著成效后,麦克阿瑟也完全想通了。

拉包尔不过跟法国人的“马奇诺防线”一样,就是个空架子,不如把拉包尔围而不打,毕竟现在日本人可没什么绝对制空权,不能怎么地。

1943年11月,麦克阿瑟下令美军第三陆军师对布干维尔岛发动进攻。

这里距离拉包尔就205海里。经过激战日军败下阵来,陆军中将百武晴吉带着剩下的部队,开始转进丛林之中,再次体会了一把堀井富太郎在深山老林里狂奔的感觉。

拿下布干维尔岛之后,麦克阿瑟对拉包尔看都不看一眼,他的下一步是俾斯麦海域的阿德默勒尔蒂群岛,他要掐死拉包尔四周的最后一道生命线。

该岛上的日军每天瑟瑟发抖,严阵以待,但麦克阿瑟就是不打,逼得这群人露出破绽。

到1943年底,新几内亚大部分已经在盟军手中,麦克阿瑟在澳大利亚的军事基地已经稳如泰山,再也不用担心暴露在日军飞机射程的危险了。

这是开战以来麦克阿瑟最舒适的时刻了。

可就在此时,好不容易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麦克阿瑟,看到了美国著名报纸《新闻周刊》上的一篇报道,上面措辞严厉地写道:

“麦克阿瑟已经成了共和党内的极端反动分子、孤立主义者或极端民族主义领导人的政治聚焦点。”

这是怎么回事呢?咱们下回见!

意昂体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