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
表态拒绝退出金砖的莫迪,终是想通了,决定调转“枪口”对准美国

最近,印度总理莫迪在金砖国家峰会前夕放出大招,公开表态绝不退出金砖国家组织。这话一出,等于给金砖合作机制打了一针强心剂,同时也让人感觉他这是要调转“枪口”,直接对准美国。过去几年,印度在国际舞台上一直有点摇摆,一边跟美国眉来眼去,一边又在金砖国家里占着一席之地。现在看来,莫迪终于想通了,决定把重心放在金砖这边,顺便跟美国硬刚一把。

莫迪为啥这么硬气,不退出金砖?

莫迪这次表态不是随便说说,而是有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。金砖国家——巴西、俄罗斯、印度、中国、南非——这五个国家加起来,人口占全球40%以上,经济总量也快逼近全球的30%。对印度来说,金砖不是个可有可无的小圈子,而是能实实在在带来好处的平台。

首先,金砖国家给印度提供了经济上的硬支撑。金砖新开发银行(NDB)成立以来,印度是最大受益国之一。到2024年,印度从NDB拿到的贷款已经超过100亿美元,主要用来修路、建电站、搞基建。比如中央邦的高速公路项目,直接拉动了当地的就业和物流;安得拉邦的太阳能电站,也让印度的清洁能源迈了一大步。这些钱可不是白拿的,而是印度发展经济的命脉。莫迪心里清楚,离开金砖,哪还有这么靠谱的资金来源?

其次,金砖在全球政治上给印度撑腰。现在的世界格局,美国一家独大,但金砖国家是个能跟西方抗衡的阵营。印度在这儿能找到自己的位置,既能跟中国掰掰腕子,又能以“全球南方代表”的身份刷存在感。莫迪多次强调,金砖得在全球治理、气候变化、AI技术这些大事上发声。这不光是给自己加戏,也是想让印度在国际规则制定上多分一杯羹。

再说了,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对印度也不赖。虽然印度跟中国有边界问题,但双边贸易额2023年就突破了1300亿美元,中国还是印度最大的进口来源国。俄罗斯的石油、巴西的农产品、南非的矿产,这些都是印度经济跑起来的燃料。莫迪要是退出金砖,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吗?

所以,莫迪这次表态,既是给金砖国家一个定心丸,也是给自己找一条更稳的路。他明白,印度不能光靠美国那条腿走路,金砖这个平台得紧紧抓住。

印度在金砖里啥地位,能干啥?

印度在金砖国家里不是个小角色。作为人口第二大国,市场潜力巨大,经济增速在过去十年里也一直名列前茅。2023年,印度GDP超过3.7万亿美元,在金砖国家里仅次于中国。加上它在IT、制药、农业这些领域的优势,印度确实有资本在金砖里说上几句话。

一是拉投资、搞基建。前面说了,金砖新开发银行是印度的“提款机”。除了修路建厂,印度还想通过金砖平台吸引更多技术投资。比如跟巴西合作搞农业技术,跟中国学新能源,这些都能让印度的经济结构更扎实。

二是当“全球南方”的代言人。金砖国家本来就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,印度在这儿能牵头跟其他南方国家抱团。莫迪最近跑去加纳、阿根廷、纳米比亚这些地方,就是想拉拢更多发展中国家,扩大自己的朋友圈。这招挺聪明,既能提升印度影响力,又能给金砖加分。

三是平衡大国关系。金砖这五个国家,个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。印度跟中国有矛盾,但也能通过金砖平台跟中国找到合作点,比如贸易、技术交流。跟俄罗斯的关系也不错,2023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占到总进口的40%以上。莫迪用金砖这个舞台,既能抗衡中国,又能跟其他成员国做生意,一举两得。

不过,印度在金砖里也不是一帆风顺。最大的麻烦还是跟中国的关系。边界争端、贸易逆差(2023年印度对华逆差高达850亿美元),这些问题让两国合作总有点别扭。另外,印度经济虽然发展快,但基础薄弱,制造业占GDP比重不到15%,跟中国的工业实力没法比。金砖里要是光靠喊口号,没硬实力支撑,印度的话语权也容易被边缘化。

总的来说,印度在金砖里有机会也有压力。莫迪得玩好这盘棋,既要拿好处,又得防着别被其他国家挤出去。

为啥要对美国硬刚?

莫迪这次调转“枪口”对准美国,不是心血来潮,而是憋了一肚子火。过去几年,印度跟美国关系看着挺热乎,军事合作、贸易往来都不少。可最近,美国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政策让印度吃不消了。

2025年初,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印度钢铝产品加征25%关税,直接影响印度76亿美元的出口市场。这还不算完,美国还要求印度开放农业市场,进口美国的玉米、大豆、乳制品。印度的农民大多是小农户,平均每家才1公顷多点地,哪扛得住美国的大农场竞争?一旦放开,5亿农民的饭碗就砸了,莫迪的选票也得跟着凉。

更狠的是,美国还威胁对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关税,幅度高达500%。印度2023年从俄罗斯买了价值200多亿美元的石油,占能源进口的大头。要是真被美国卡脖子,印度的工厂得停一半,经济直接趴窝。莫迪一看,这不是逼我低头吗?忍不了!

印度也不是吃素的。2025年7月,贸易部连夜开会,决定对美国商品加征7.25亿美元的报复性关税,目标直指美国的农产品和工业品。这招挺狠,美国的杏仁、苹果这些出口大户得头疼一阵子。同时,印度还把报复计划提交到WTO,摆出一副“你不仁我不义”的架势。

除了关税,印度还开始搞资源多元化。跟巴西谈锂矿,跟纳米比亚签铀矿协议,跟特立尼达要天然气,都是为了少看美国脸色。莫迪这是铁了心要跟美国对着干,证明印度不是谁都能随便捏的软柿子。

一是国内支持。印度的民族主义情绪本来就高,莫迪这几年靠“印度优先”稳住了选民。对美国硬刚,正好能再捞一波民心。二是国际靠山。金砖国家加上其他南方国家,给了莫迪底气。他知道,就算跟美国闹翻,也不至于孤立无援。

但这事儿也有风险。美国要是真下狠手,限制技术转让或者市场准入,印度的IT和制造业就得挨一刀。而且,南亚的孟加拉国、不丹这些小弟最近跟印度有点疏远,西方也因为锡克教问题跟印度关系紧张。莫迪得掂量掂量,别把自己玩脱了。

这事儿会有啥后果?

短期看,贸易战肯定会让印度经济有点疼。出口受限,企业订单少,2026年经济增速可能从8%掉到6.5%左右。中产阶级的钱包瘪了,街头抗议估计也少不了。但长期来说,如果莫迪能把金砖的资源用好,国内制造业再努把力,印度未必会输。2027年跟巴西的农业技术合作要是落实,小农的生产效率能上去,经济底盘就更稳了。

莫迪的表态给金砖注入了活力。印度不退出,其他国家也更有信心抱团。未来几年,金砖可能在全球治理上更有分量,比如推动IMF改革、搞AI合作。但内部矛盾不会少,印度跟中国还得磨合,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的小九九。金砖能不能真成铁板一块,还得看莫迪怎么带节奏。

美国这边日子也不好过。印度报复性关税一出,美国的农业州得叫苦连天。加上印度跟金砖国家走近,美国在南亚的影响力可能会被削弱。不过,美国手里牌多,真要全面反击,印度未必扛得住。双方估计会斗而不破,僵持一阵子。

这事儿还可能加速世界多极化。金砖国家抱团,全球南方崛起,美国的单边主义会更难推行。贸易战打下去,供应链也得变,印度可能会跟欧盟、日本这些国家靠得更近。长远看,国际秩序可能会更碎片化,谁也别想一家独大。

莫迪这次不退出金砖、对美国硬刚,算是一场豪赌。他看准了金砖的价值,也看清了美国的套路。印度能不能借机翻身,既要看莫迪的魄力和手腕,也要看国际风云怎么变。对咱们中国来说,这事儿也有看头。印度在金砖里站稳脚跟,跟中国的合作和竞争都会加深。未来几年,全球舞台估计会更热闹,咱们就坐着看戏吧。

意昂体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