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游戏开发者企业,今走进虹口招商恳谈会
如果你以为“游戏产业”只是宅男在电脑前敲键盘、互联网上几只键盘侠你来我往,那就低估了它背后深不可测的能量。眼下,全球的游戏开发者企业,正悄然聚集在上海虹口区。想象一下,一座城市,把电竞少年、老派程序员、艺术家和风险投资人炖进一锅,好吃又带点辣,这正是今天虹口的景象。
7月30日,2025中国国际游戏开发者大会(CIGDC)召开在即,虹口区抓住时机,在北外滩举行了一场“开放合作 共赢未来”的招商恳谈会。一堆来自中国、欧洲、日本等地的游戏企业代表,带着各自的梦想和算盘齐刷刷入场。妖风四起,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产业氛围:闻得到商业的火药味,又夹杂着技术与创意的香气。
虹口区相关负责人不光搬出“营商环境优质、交通便捷、文化底蕴深厚”等传统招牌,还祭出一整套杀手锏。区里早已摸清,从游戏研发、发行到运营的完整产业链一应俱全,并自豪地宣布,游戏产业年营收已悄然爬上350—400亿元的高地。如果说此前你还在怀疑游戏能不能赚钱,那这里的数据已经直白到眼泪汪汪。
俗话说,没有政策的地方,企业才不敢造梦。虹口区自然心知肚明,十项支持举措早就按类别分装好,从“游戏研发、发行、出海”到“电竞赛事、动漫创作、平台投放、消费转型、内容升级、行业交流、内容融合”,全链条一网打尽。不仅如此,区里还专门打造了几个“特色产业园区”,号称办公环境一流、配套设施齐全。就差没发游戏币了。
当然,招商靠的不是嘴皮子,而是真本事。会上的企业代表们也不是只会点头哈腰的“人形背景板”。他们谈起各自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行业观察,难掩兴趣。事实上,很多企业一拍即合,大有“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”的架势。有人说虹口的文化氛围与企业发展理念不谋而合,也有人想着落地项目,共同试水创新开发。比起“来都来了”,他们更像是“有备而来”。
恳谈会之余,企业家代表们不是被安排去走马观花,而是真刀真枪地踩点交流。海派文化中心、今潮8弄、滨港商业中心、北外滩国华金融中心等地,一个不落。考察也好,对接也罢,都落在现实——能不能真在虹口扎根,能不能玩出新花样。
说到此处,问题来了。虹口区卷入这一轮“国际游戏开发者争夺战”中,很大程度上是依仗自己“早布局,敢投入”的姿态。政策资源、园区配套、资金支持,虹口区学会了市场那套“你不干我来抢,抢不到砸锅卖铁也要试”的激进打法。诸如“文化+科技+金融”三位一体的融合新模式,也逐渐让人打消了对“游戏等于不务正业”的陈旧误解。说到底,游戏不仅是技术,更是内容和文化,是拿来讲好中国故事的新媒介。虹口区想要呼朋引伴,让全球开发者都来感受一拨“海派游戏新浪潮”。
更值得玩味的是,这次招商会并没有喧宾夺主地吹嘘自己。虹口区深谙“狐狸不露尾巴”的门道,也不过是让企业家们坐而论道、走进细察,先看环境再谈缘分。说得直白点,这既是对自己信心的表白,也是对外来者的一种“宠辱不惊”。反正平台已经搭好,项目你们来投。“我们不求人气爆棚,只要理念契合,未来不愁谁领风骚”——虹口区的潜台词,其实耐人寻味。
也许有人会问,虹口这阵仗能折腾出什么大新闻?其实,最值得关注的不是眼前“一会一谈”的盛况,而是它释放出来的信号:游戏产业已经不是边缘人群的自娱自乐,而是城市经济的新引擎,文化输出的新载体。如果说虹口区未来真能成为“全球游戏产业高地”,那么中国游戏产业的风向,说不定就会从这里开始转变。
结尾处,不妨留一个问号:在变幻莫测的行业浪潮中,虹口区真的能把这盘棋下到最后吗?游戏的下半场,才刚刚开始。 — 解放日报 周楠
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,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。如有内容争议,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