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时候,新闻就像炸鸡店门口的队伍,说停就停,谁都没个心理准备。广东队要退出CBA?我第一反应是群友在开玩笑,结果一刷热搜,发现大家都真情实感地在讨论,评论区比春运火车站还热闹。有人说CBA刚刚好不容易捧出个“国民IP”,广东队突然不玩了,这局流量盘子直接给端翻了。你说是不是有点像打王者五黑,打着打着,最能Carry的队友突然掉线,屏幕那头一群人全懵逼。
其实,广东队退出CBA这事儿,说复杂不复杂,说简单也真不简单。十几年前的CBA,哪有现在这么热闹?广东队像是天生自带聚光灯,朱芳雨、易建联、王仕鹏……这些名字,随便拎出来一个,都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。CBA的热搜、收视率、广告商通通离不开广东的存在。你看看那些年广东和辽宁的对决,场上打得火热,场下弹幕飙车,双方球迷互怼,仿佛全国网友都要分成“南北两派”过日子。流量都被广东吸走了,辽迷靠黑广东起家,广东球迷倒像局外人一样,波澜不惊地喝着早茶。
广东球迷其实很有趣。你以为他们会为CBA的“危机”焦虑?并没有。打完球还能喝个早茶,聊聊股市,顺便问一句“今晚吃什么?”广东人打球的确实不多,球迷遍地开花。你在哈尔滨也能碰到穿着广东球衣的小伙子,头发冻成冰棍,嘴上还念叨着“朱芳雨牛逼”。广东队一退出,CBA热度直线下滑,广告商估计比辽迷还要慌。那些天天靠广东话题剪视频、写推文的自媒体,可能要集体转型做美食博主了。
有意思的是,真正着急的并不是广东人,反而是那些靠着广东热度混流量的辽迷。你信不信?广东队真退出,弹幕区一夜之间冷清得像凌晨三点的网吧。辽迷本来还准备好了几百条“黑历史”,结果发现没人搭话,话题终结得比CBA总决赛还快。其实,辽粤大战背后那点事儿,球迷都心知肚明,互喷归互喷,真要分个高下,还得看赛场成绩单。广东队二十年八冠,战术体系、青训储备、教练团队,都是联盟的标杆。你说CBA少了广东,像是电影主角突然退场,剩下配角们光靠回忆炒冷饭,观众也会嫌弃。
说到数据,广东队常年霸榜CBA流量榜,社交媒体互动、赛事收视率、话题热度,都是稳坐钓鱼台。2019-2020赛季,广东队场均收视率高出联盟平均30%以上,广告赞助比第二名多出一大截。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,是一群活生生的球迷在为球队呐喊,也是CBA商业价值的底气。广东队退了,CBA的商业生态就像断了奶的婴儿,谁来接盘?上海、北京、浙江?别闹了,流量密码没那么容易复制。
你要说联盟从此百花齐放,听着是挺美,但真让其他队接过主角戏份,谁能保证不砸场子?球迷的胃口被广东吊高了,别的队想接棒,难度堪比让东北小伙子戒烧烤。广东那套战术体系,防守到位、反击犀利、换人果断,教练组和管理层的运营能力,都是CBA的“教科书”。成年人的世界,没有圣诞老人,也没有神仙队友,只有靠自己拼出来的江湖。
有时候我会想,这种流量江湖,究竟是广东的胜利,还是CBA的尴尬?辽宁球迷嘴上喊着广东退了才好,真退了估计比广东人还失落。你要说广东退出,CBA会不会马上倒,谁也不敢打包票。但是,收视率、商业合作、网络热度下滑是肉眼可见的。自媒体要转型,球迷要找新乐子,CBA自己也得重新思考该怎么搞流量。说不定哪天,一个黑马球队突然冒出来,又点燃全网,谁知道呢?
其实,别说CBA,回头看看中国足球,恒大退场后中超一度冷清得像郊区的早市。姚明退役那年,篮球圈也一度陷入低潮。体育江湖就是这样,主角说走就走,没人能一直站在C位。网友就像放大镜,往往盯着别人家的芝麻不放,自己家地里长西瓜都懒得看一眼。广东队的退场,既是CBA的危机,也是网络流量的一场断崖。有人欢喜有人愁,谁也说不好下个主角会是谁。
再多说一句,广东队那些年带火了多少小城篮球馆?一场比赛能让全城少一半人逛街。球员们在场上挥汗如雨,场边的解说员嗓子都喊哑了。辽宁球迷一边跺脚一边骂,广东球迷笑得像刚刮中彩票。谁都装不出赢家的姿态,大家都是江湖里一只小船,风浪来了,谁也别想独善其身。
你要问我广东队退了,CBA还看不看?我可能还会偶尔瞄一眼,但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,怕是很难再有。你呢?你会为哪支球队买单,还是跟我一样,坐等下一个故事的主角?留言区见,别让我一个人尬聊,今天这热闹还没散,你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