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
就在国外,莎莎人气依然居高不下,今晚比赛赛场外人群密集排队进场,热情场面令人侧目

就这么回事吧,今晚我盯着手机的瞬间,心情有点复杂。边刷微博边看那场比赛直播,突然发现赛场外的人疯狂到什么地步?排队的人都挤成一片,密密麻麻的,几乎能闻到他们身上的汗味和期待的味道。这些人都是真心的,不是为了凑热闹,也不是看个热闹消遣,是真打算亲眼见证莎莎上场的那一刻。这种场面,真就让人感叹,莎莎的号召力能把一个国家的粉丝都集中在一个国际比赛现场。这不是夸张,是真的有人为了现场看莎莎一眼,从早排到晚,有人还带着家人。那“气氛”,大概就像夏天蚂蚁搬家的场景,蚂蚁倒是不怕热,但不代表人群不挤。

莎莎的人气不是一天两天了,去年奥运会出来后,她的粉丝就像春天的草一样疯长。追星追到后来,早就不是“追个明星”那么简单了,变成一种文化、一种集体运动。你看,她的粉丝除了坚持不懈的支持,还一边数落对手,一边狂刷“莎莎必胜”的弹幕,仿佛比赛只属于她一个人的比赛,队伍里没有旁人。具体数据不用我多说,反正就是网络上那叫一个“人气爆棚”。我倒是觉得,有时候“粉丝文化”发展到已经不是单纯支持,而变成了理直气壮的“我家莎莎最牛”的态度,正大光明地站在“我家人”那边,也疑似无限放大个人价值。

比赛当天的场面更是让我觉得好笑又无奈——赛场外的人挤得像过节抢票的春运大军,几乎把门口变成了“莎莎人海”现场。有人抱着一只巨大的写满“莎莎加油”的横幅,站在没人能挤到的排队队伍外面,大声喊着:“莎莎!莎莎!冲呀!”场边的守门员都被催促得快崩溃了。记得我昨天看到一对父子排了近两个小时才进场,还在骂着:“真是的,门口这队排到天边去了。”都说体育比赛是全民的狂欢,但我觉得,更像是“莎迷们的一场盛大集会”。现场喊声震天,舞台前人山人海,那份热情,是很多商业演出都比不过的。

可是这场比赛到底是不是“看了就开心”的?拿我自己的心情来说,兴奋归兴奋,但多少心里也是有点愤愤的。央视频直播都标明“8月8日孙颖莎VS朱芊曦”,我整整守了晚上,结果快到结束还没见到莎莎出场的身影。害我还以为被卡掉了,结果才知道,转播没安排。真是的,明明就是焦点战,偏偏被“遗忘”在角落。你说这还算公平吗?我一边在心里吐槽,一边还得看着粉丝们发弹幕:“莎莎,冲啊!”场外喊声那叫一个热烈,让我觉得热浪都要把屏幕烫穿了。

但说实话,就算不转播,莎莎的人气也不是光靠比赛直播引爆的。这么多年来,她的魅力早已超出球场,变成一种“信仰”。场外粉丝们盛装打扮,有的还穿着印有她头像的T恤。关键是,不管在哪,只要有人提到莎莎,就会有人点头称是;不管她走到哪,场面都不会太冷清。这份忠诚,说白了,也挺折磨人的。有的人跑到现场,看了比赛,也意味着他们会在网络上不断刷新,期待下一场。很多人都在想:这还能持续多久?莎莎的火爆到底是昙花一现,还是能像铁打的一样长久?我倒觉得,这“粉丝基地”,不光是支持她这次夺冠,更像是期待下次再燃起一轮高潮。

至于比赛本身,莎莎能在横滨站女单比赛中,以3比0轻松搞定韩国的朱芊曦,真是漂亮极了。那场球,她一边挥拍,一边露出自信笑容,与场外人群的欢呼声交织成一片。比赛中,她的战术执行得非常到位,每一次反攻都毫不留情面,给对手制造压力。你要说,技战术的成熟,绝对是她逐渐成长的标志,而更令人佩服的是,她那股拼劲,别看外表温和,场上就像打了鸡血似的,干劲十足。

而且,似乎随着她的出现,整个女性乒乓球项目的关注度都被带火了。有人说,孙颖莎的成功,不是靠天赋,是靠多年不断的坚持和付出。但你也不能忽视,她背后那一批支持的粉丝,早已成为巨大声援力量。可能有人觉得这些粉丝太“盲目”,甚至带点过激,但他们是真的喜欢这个运动,喜欢这个“莎超级女神”。

这场比赛真就这么过去了?还会有人在微博上晒出现场大合照,说“我在现场看到莎莎了”,以后买机票看比赛的人还会不会更疯狂?还是只是个“偶然的现象”这般短暂?这么操作,粉丝会不会更上头?我真有点无奈,也有点想笑。比赛不断,情绪也不断升温,直到“粉丝疯狂模式”再度开启。只下次再像今天这样拼命排队、追到天荒地老的,还会有人买吗?还是就这样吧,反正我看够了。

意昂体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