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
血战滕县:王铭章与122师3000川军的最后四日

1938年3月的山东滕县,一支穿着草鞋、扛着老旧步枪的川军部队,正用血肉之躯对抗日军的钢铁洪流。师长王铭章站在残破的城墙上,望着潮水般涌来的日军坦克和步兵,对部下说道我们身为军人,牺牲原为天职。现在只有牺牲一切以完成任务,虽不剩一兵一卒,亦无怨尤。这句话成为122师全体将士的绝唱。

出川抗战草鞋兵的悲壮征程

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,川军将领纷纷请缨出战。王铭章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一军122师师长,他率领的部队装备极为简陋——士兵脚穿草鞋,步枪多为清末汉阳造,每个连仅有几挺轻机枪,师属炮兵仅有四门老式山炮。就是这样一支被戏称为叫花子部队的川军,徒步千里经川陕公路开赴抗日前线。

当年10月,王铭章的122师抵达西安时,正值华北战事吃紧。由于装备低劣,连阎锡山的晋军都拒绝给他们补充弹药。但就是这样一支部队,在1938年3月被推到了徐州会战的最前线——滕县。

滕县布防3000对10000的悬殊对决

1938年3月14日,日军濑谷支队约1万人向滕县扑来。这支日军配有12门九二式步兵炮、8门九四式37毫米速射炮、8门四一式75毫米山炮及大量装甲车辆。而王铭章手中仅有122师两个团及部分友军约3000人,武器仅有步枪、少量机枪和手榴弹。

面对强敌,王铭章迅速调整部署将370旅340团两个营调往东关;727团防守东、北两面城墙;将740团一个营及军特务营布置在西、南两面;743团作为预备队。这种部署最大限度发挥了有限兵力的防御效能。

血肉长城四昼夜的惨烈厮杀

3月15日清晨,日军在20余架飞机和30余门火炮掩护下发起总攻。122师官兵用步枪和手榴弹还击,多次打退日军冲锋。东关城墙被炸开缺口后,守军与日军展开白刃战,阵地反复易手十余次。

至16日,122师已伤亡过半。王铭章向集团军司令孙震发电决以死力扼守,不惜任何牺牲。此时,他本可率残部突围,但为给台儿庄布防争取时间,他选择了与城共存亡。

17日下午,日军攻入城内。王铭章将师指挥部移至十字街口,亲自持枪参战。在转移阵地途中,他不幸中弹殉国,时年45岁。临终前仍高呼你们快同敌人拼去吧!不要管我!

历史回响用生命换来的战略胜利

滕县保卫战虽然以122师近乎全军覆没告终,但王铭章部以3000血肉之躯阻滞日军精锐四昼夜,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赢得了宝贵时间。此役后,毛泽东亲书挽联奋战守孤城,视死如归,是革命军人本色;决心歼强敌,以身殉国,为中华民族争光。

八年抗战中,350万川军出川作战,其中26.3万人阵亡。王铭章和他的122师,用最简陋的武器和最赤诚的忠心,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书写了最悲壮的一页。正如新都区王铭章墓园纪念碑上所刻壮烈殉国,永垂不朽。

#搜索话题8月创作挑战赛#

意昂体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