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8日上午10点50分,亭湖区万户新村社区长者幸福食堂里饭菜飘香,取餐区老人排起长队。店长马开明一边热情地招呼着用餐客人,一边里外帮忙端菜打饭。
92岁的刘连顺老人在靠窗的位置刚坐下,马开明就端着装好饭菜的餐盘走过来。“这是您的一荤两素,请慢用,有什么需要就叫我。”刘连顺精神矍铄,微笑着点头道谢。
“我今年83岁了,孩子们不在身边的时候,基本上每天都来这里吃,饭菜价廉物美,比自己做省事多了。”徐志功大爷住在万户新村。正在用餐的他点了一份两荤两素的套餐,还自带着打包盒,准备将没吃完的饭菜带走。
记者看到,这里食堂的厨房公开、透明,餐食明码标价上墙:一荤一素一汤,6元;一荤二素一汤,8元;二荤二素一汤,10元。红烧鱼、土豆炒肉丝、韭菜炒卜页等每日供应,菜品丰富,与市场价相比,各种菜品都有优惠。在餐厅外的墙上还挂有数面锦旗,其中一面写着“进了小屋真高兴,一楼二楼很干净。饭菜味道烧得好,老人吃了哈哈笑。”
“我们每天都为60岁以上老人量身定制‘热乎饭’‘放心菜’,荤素搭配,饭汤免费,解决老年人特别是身边无子女、买菜做饭不方便的老年人吃饭问题。”马开明说,食堂自2021年运营以来,受到小区和周边街道的居民欢迎,每天接待近百位老人用餐,有些老年人在这里用完餐后,还特意打包一份带回家。
与普通老年食堂不一样
万户新村长者幸福食堂
由万户新村社区与
盐城禾康智慧养老服务有限公司
联合运营
不仅提供老年人助餐服务
还增加社区养老服务的功能
打造出集社区老年食堂、日间照料
休闲娱乐、健康理疗等功能于一体的活动场所
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
8月29日午休后,78岁的韦宏良和往常一样约上几位老邻居,来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始一场“楚河汉界”的对弈。“住在这儿不仅出行、购物方便,而且小区环境也越来越好,有公园可以散步、锻炼,还有专门的文化活动场所。”在万户新村住了40多年的韦宏良感慨现在的老年生活很舒心。记者注意到,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条桌上放着笔墨纸砚“文房四宝”,四周墙面上挂满老人们练习的书法作品。
“万户新村社区现有老人4100多人,占社区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。近年来,社区贴近老人实际需求,不断完善服务,建立全市第一家老年人助浴点,解决老年人洗澡困难等烦心事。”万户新村社区党委书记、居委会主任陈建东说,“一老一小”一直是社区服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。为解决家长后顾之忧,万户新村创办了亭湖区首个公办托育园,为40名0至3岁儿童提供学前教育。
万户新村是市区开发时间最早、规模最大的开放式小区,小区内现设有社区、菜场、学校、医院及各类商业门店260多家。为更好地加强自治管理,社区建立了全市第一家社区规范化数字警务室,以及“智慧社区”综合服务平台。
“居民通过随手拍,将安全隐患、垃圾污垢、老年人需求等通过‘智慧社区’平台上传发布,社区接单后会及时到现场解决。”陈建东说,除了专职网格员,社区还选聘了20名快递员作为兼职网格员,发挥他们走街串巷、熟悉楼栋的优势,作为社区治理服务的“移动探头”。
记者手记:这个社区,挺有人情味!走进万户新村,扑面而来的是这里浓浓的烟火气和人情味。一日三餐、四季烟火,万户新村的幸福生活在社区助老食堂里,在解决家长后顾之忧的托育园里,也在“智慧社区”平台的每一次有求必应里。始建于1983年的万户新村位于盐城主城区中心,经过40多年风吹雨打,“新村”逐渐变为“旧村”。2020年9月,万户新村被列为亭湖区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,经过近两年的立体改造,路宽了,管网通了,环境美了,生活更方便了,昔日“灰头土脸”的老旧家园“化蛹成蝶”,被评为江苏省宜居示范居住区。老小区改造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,一头串起城市的历史和未来。和所有老小区改造一样,万户新村的起步体量大、诉求多、众口难调。陈建东说,为保证老小区顺利改造,社区坚持以人为本,充分调动居民共建共享。当时聘请50多名居民代表、老党员代表组建共治委员会,前后开了20多场调研会,入户动员900多次,先后公示设计方案8套,解决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600多个。“以人为本,共建共享。我想这既是老小区改造的最优解题思路,也是今天万户新村充满烟火气、人情味的答案所在吧。”正如网格员张寿凯所说,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每一次“随手拍”,都会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