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

液态食品监管重磅升级 安全底线再筑牢 财经深度解析

#城市里的小众街巷#

液态食品监管重磅升级 安全底线再筑牢 财经深度解析

2025年9月12日。一个标志性的时刻。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的决定。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。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餐桌更安全了?

绝对是的。

此次修法。虽是以“小切口”模式推进。却精准刺破了液态食品监管长期存在的“脓包”。针对的是两个极其关键的突出问题: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和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监管。刀法精准。力道十足。

还记得2024年7月吗?那起震惊全国的“罐车运输食用植物油乱象”被媒体曝光。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大豆油。竟成为某些罐车司机的“日常操作”。性质极其恶劣。践踏道德与法律红线。事件暴露出的监管漏洞触目惊心——全国竟有1.6万多辆罐车从事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。而此前依据的《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》仅是推荐性国标。约束力疲软。

现在。法律亮剑了。

修法核心之一:对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实行许可制度。从此不再是“想运就能运”。道路运输经营者必须“有符合保障食品安全要求的专用运输容器、作业人员和管理制度等”。并依法取得准运证。这相当于给食品运输车辆发放了强制性的“安全身份证”。

责任之网也织得更密。发货方要查验准运证、核验运输容器。收货方要查验证明、记录和铅封完整性。承运方则必须在容器显著位置喷涂食品专用标识。专车专用、及时清洗。严禁混装其他物质。任何伪造、变造或使用虚假运输记录、清洗凭证的行为。都将受到严惩。

罚则空前严厉。未取得准运证从事运输? 责令停止经营。没收违法所得。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。情节严重者。除吊销许可证外。还可并处同等数额罚款。这违法成本。足以让不法者肉痛乃至破产。

另一监管重点: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纳入注册管理。与婴幼儿配方乳粉看齐。2015年修法时。国内对此类产品几乎无需求。如今市场逐年升温。但其品质控制风险更高。此前未纳入注册。部分厂商可能突破配方限制生产劣质产品。如今注册管理落地。家长们悬着的心。可以稍稍放下了。这是对最脆弱群体的特殊保护。亦是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法治基石。

此次修法遵循“急用先行”原则。但多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疾呼:全面修法需尽快启动。食品安全领域新挑战层出不穷——网购食品安全风险、食品添加剂滥用、微量元素超标。生鲜电商、餐饮外卖、直播带货等新业态蓬勃发展。违法违规行为趋于隐蔽化、网络化。消费者维权难。现行食品安全法自2015年全面修订已逾十年。确需一次大修以适应新时代。

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。下一步?抓紧制定配套规定。重点液态食品目录的动态调整机制已写入二审稿。国务院相关部门需明确具体管理规定和目录。加强执法协作。液态食品运输监管涉及市场监督、交通、公安等多个部门。必须形成合力。避免“九龙治水”。做好法律宣传。让执法者、企业、公众皆知新规。

这不仅是补漏洞。更是强信号。食品安全“零容忍”。绝非空话。从三聚氰胺的惨痛教训到罐车混运的立法修补。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战役。法治利剑与科技手段同频共振。监管体系从静态许可走向动态管控。从模糊责任走向精准追溯。从惩戒乏力走向高压严管。

投资者应关注什么?食品安全合规要求提升。专用运输容器制造、清洗服务、溯源技术提供商将迎来新机遇。婴幼儿配方液态乳市场准入门槛提高。已布局或拥有注册优势的头部乳企可能受益。监管趋严常态化。食品产业链各环节的合规成本势必增加。但这也是行业整体升级的契机。

底线思维。任何时候都不过时。尤其是吃进嘴里的东西。法治护航。让消费者敢消费、愿消费。最终提振的。是整个社会的信心与经济活力。

食品安全。永远是天大的事。

意昂体育